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一、城市中小学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基本情况 | 第9-12页 |
(一) 从事有偿家教的教师基本情况 | 第9页 |
(二) 参加校外补课学生的基本情况 | 第9页 |
(三) 校外补课的时间和地点 | 第9-10页 |
(四) 校外补课上课(辅导)的内容 | 第10页 |
(五) 家长、学生和教师的心态 | 第10-12页 |
二、社会各界对这一现象的看法和评价 | 第12-17页 |
(一) 赞成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 | 第12-13页 |
(二) 反对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 | 第13页 |
(三) 赞成与反对之间 | 第13-14页 |
(四)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对这一现象的态度和看法 | 第14-17页 |
三、城市中学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现象愈演愈烈的原因分析 | 第17-19页 |
(一) 现阶段我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必然性 | 第17页 |
(二) 利益驱动——教师也是人 | 第17-18页 |
(三) 诱恶容易,劝善难——现行教育体制直接刺激了这一现象的蔓延 | 第18页 |
(四) 无明文规定,不违法——现行法律、法规的盲区 | 第18-19页 |
四、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带来的系列问题 | 第19-24页 |
(一) 孩子,谁拿走了你的童年 | 第19-20页 |
(二) 教师——To be,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 第20-22页 |
(三) 教育,还是教育 | 第22-24页 |
五、对策和建议 | 第24-29页 |
(一) 改革教育体制,创新教育机制,真正意义上的实施素质教育刻不容缓 | 第24-25页 |
(二) 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切实保障教师的福利、地位、待遇 | 第25-26页 |
(三) 法律与道德共建并举 | 第26-27页 |
(四) 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引导学校、家庭、社会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 | 第27-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后记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