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围海造地二维潮流数值计算及滩槽稳定性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概述 | 第9-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8页 |
·国内外围海工程概况 | 第10-12页 |
·海岸工程数值模拟概述 | 第12-15页 |
·海岸工程数值模拟常用软件介绍 | 第15-18页 |
·有待研究的问题 | 第18-19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第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SMS简介 | 第20-24页 |
·计算软件选取 | 第20-21页 |
·SMS软件简介 | 第21-24页 |
·基本方程的数值离散 | 第21-22页 |
·计算程序结构及其应用分析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曹妃甸自然条件 | 第24-34页 |
·工程海域及附近水深地形特征 | 第24-25页 |
·地理条件及区位特点 | 第24-25页 |
·曹妃甸地貌特征 | 第25页 |
·曹妃甸水文气象条件 | 第25-34页 |
·气温及降水 | 第25-26页 |
·风暴潮和台风 | 第26页 |
·曹妃甸海区风况 | 第26-27页 |
·曹妃甸海区波况 | 第27页 |
·潮汐水流 | 第27-30页 |
·泥沙 | 第30-34页 |
第四章 平面二维潮流数学模型 | 第34-46页 |
·数学模型建立 | 第34-35页 |
·基本方程 | 第34页 |
·计算范围 | 第34页 |
·水深及计算网格 | 第34页 |
·计算参数 | 第34-35页 |
·模型计算时间段的确定 | 第35页 |
·数学模型验证 | 第35-38页 |
·验证资料 | 第35-36页 |
·验证分析 | 第36-38页 |
·验证结果 | 第38页 |
·关键技术问题处理 | 第38-46页 |
·矿石码头模拟网格处理 | 第38-41页 |
·矿石码头模拟网格的合理性分析 | 第41-46页 |
第五章 曹妃甸工业区围海数值计算及水动力特征分析 | 第46-58页 |
·各期研究方案介绍 | 第46-47页 |
·曹妃甸建设各期潮流场分析 | 第47-50页 |
·曹妃甸围海工程前潮流场分析 | 第49页 |
·曹妃甸围海建设近期潮流场分析 | 第49页 |
·曹妃甸围海建设远期潮流场分析 | 第49-50页 |
·曹妃甸围海建设远景潮流场分析 | 第50页 |
·工程前后的水动力条件比较分析 | 第50-56页 |
·曹妃甸海域圈围前后水位比较 | 第50-52页 |
·曹妃甸海域圈围前后潮流流速比较 | 第52-54页 |
·渤海海域圈围前后纳潮量及潮流量比较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六章 滩槽稳定性分析 | 第58-65页 |
·已有研究成果 | 第58-61页 |
·南京大学的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的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南科院曹妃甸海域卫星遥感影像分析 | 第60-61页 |
·实测最新地形资料分析 | 第61页 |
·曹妃甸泥沙运动特性分析 | 第61-62页 |
·底沙起动流速 | 第61页 |
·曹妃甸海域悬沙输沙方向 | 第61-62页 |
·曹妃甸沿岸输沙率计算 | 第62页 |
·局部测点平衡水深计算 | 第62-63页 |
·滩槽冲淤预测 | 第63-64页 |
·滩槽稳定性基本结论 | 第64-65页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5页 |
·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附录 A | 第73-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