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符号及缩略语 | 第9-11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1-27页 |
| 第一章 糖代谢途径的有关调节机制 | 第11-17页 |
| 第一节 呼吸代谢途径 | 第11-14页 |
| 1 呼吸代谢的调节机制 | 第12-13页 |
| 2 植物呼吸代谢与胁迫应答 | 第13-14页 |
| 第二节 分解代谢途径 | 第14-17页 |
| 1 糖酵解途径 | 第14页 |
| 2 三羧酸循环途径 | 第14-15页 |
| 3 磷酸戊糖途径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戊糖磷酸途径与逆境应答的研究进展 | 第17-27页 |
| 第一节 磷酸戊糖途径 | 第17-21页 |
| 1 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物学功能 | 第17-18页 |
| 2 戊糖磷酸途中两个关键酶 | 第18-21页 |
| 第二节 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的研究进展 | 第21-27页 |
| 1 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6PGDH)基因的结构 | 第21-22页 |
| 2 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6PGDH)的限速途径 | 第22-23页 |
| 3 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6PGDH)的功能研究 | 第23-24页 |
| 4 研究展望 | 第24-27页 |
|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 第27-59页 |
| 第三章 水稻胞质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基因的功能分析 | 第27-59页 |
| 1.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7-43页 |
| ·植物材料及种植 | 第27-28页 |
| ·菌株和质粒 | 第28页 |
| ·主要缓冲液、试剂及抗生素 | 第28-29页 |
| ·培养基 | 第29-30页 |
| ·PCR引物 | 第30页 |
| ·PCR产物的扩增 | 第30-31页 |
| ·PCR产物的回收与连接 | 第31页 |
| ·目的片段的转化及阳性克隆的鉴定 | 第31-32页 |
| ·CaCl_2法制备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JM109) | 第32页 |
| ·质粒DNA的抽提 | 第32-33页 |
| ·农杆菌EHA105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3页 |
| ·质粒转化农杆菌EHA105细胞 | 第33-34页 |
| ·pBI121-Os6PGDH1植物转化载体的构建 | 第34页 |
| ·pBI121-Os6PGDH1-GUS瞬时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4-35页 |
| ·pET30a(+)-Os6PGDH1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5页 |
| ·Os6PGDH1启动子克隆及在转基因烟草中的活性分析 | 第35-36页 |
| ·序列测定 | 第36页 |
| ·pBI121-Os6PGDH1-GUS洋葱表皮细胞的转化 | 第36页 |
| ·pET-30a(+)-Os6PGDH1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 | 第36-37页 |
| ·Os6PGDH1融合蛋白酶活性测定 | 第37页 |
| ·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法转化烟草 | 第37-38页 |
| ·转基因烟草检测 | 第38-39页 |
| ·转基因烟草阳性植株的RT-PCR分析 | 第39-40页 |
| ·转基因烟草T_0代组织酶活性分析 | 第40-41页 |
| ·T_0代转基因烟草的耐逆性评价 | 第41-42页 |
|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2-43页 |
| 2.结果与分析 | 第43-54页 |
| ·Os6PGDH1的亚细胞定位 | 第43-44页 |
| ·Os6PGDH1基因的原核表达 | 第44-45页 |
| ·Os6PGDH1基因融合蛋白酶活性测定 | 第45-47页 |
| ·Os6PGDH1转化烟草 | 第47页 |
| ·Os6PGDH1转基因烟草的检测 | 第47-50页 |
| ·T_0代转Os6PGDH1基因烟草酶活性测定 | 第50-51页 |
| ·Os6PGDH1转基因烟草的农艺性状和耐盐性 | 第51页 |
| ·Os6PGDH1基因启动子区域的克隆 | 第51-54页 |
| 3.讨论 | 第54-59页 |
| ·水稻胞质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基因的原核表达及酶活性测定 | 第54-55页 |
| ·水稻胞质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基因的亚细胞定位 | 第55-56页 |
| ·水稻胞质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基因转化烟草 | 第56-57页 |
| ·水稻胞质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基因启动子的研究 | 第57-59页 |
| 全文结论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71页 |
| 附录 | 第71-79页 |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