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8页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为了适应政府管理创新的需要 | 第8页 |
·为了适应公务员制度创新的需要 | 第8页 |
·为了保障基层公务员权利的需要 | 第8-9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本研究的目的 | 第9页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 第10页 |
·系统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 | 第10页 |
·理论依据 | 第10-14页 |
·西方管理学家的激励理论 | 第10-12页 |
·我国学者对公务员激励机制的研究 | 第12-14页 |
·实践基础 | 第14-16页 |
·国外低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的成功经验 | 第14-16页 |
·我国一些地方政府的成功做法 | 第16页 |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16-17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2章 乡镇公务员的主要特点和激励措施 | 第18-22页 |
·乡镇公务员的主要特点 | 第18-19页 |
·政治信仰的可靠性 | 第18页 |
·执政能力的多样性 | 第18页 |
·工作机制的创新性 | 第18-19页 |
·服务对象的广泛性 | 第19页 |
·工作环境的复杂性 | 第19页 |
·生活条件的艰苦性 | 第19页 |
·乡镇公务员的主要激励措施 | 第19-22页 |
·政治激励 | 第20页 |
·成长激励 | 第20页 |
·物质奖励 | 第20-21页 |
·精神鼓励 | 第21页 |
·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 第21页 |
·情感激励 | 第21-22页 |
第3章 渝水区乡镇公务员的激励现状 | 第22-28页 |
·渝水区乡镇公务员的构成情况 | 第22页 |
·渝水区乡镇公务员目前的主要激励措施 | 第22-23页 |
·目标激励 | 第22页 |
·政治激励 | 第22-23页 |
·精神激励 | 第23页 |
·监督激励 | 第23页 |
·渝水区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主要存在的问题 | 第23-25页 |
·强调精神激励,忽视物质激励 | 第23-24页 |
·激励理念陈旧 | 第24页 |
·激励方式单一、法制激励不健全 | 第24页 |
·激励手段落后、僵化 | 第24-25页 |
·缺乏强而有效的监督机制 | 第25页 |
·渝水区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5-28页 |
·心态上的失衡 | 第25-26页 |
·价值观上的偏差 | 第26页 |
·用人上的偏差 | 第26-27页 |
·教育、监督管理不到位 | 第27-28页 |
第4章 渝水区乡镇公务员激励效果的评价 | 第28-39页 |
·渝水区乡镇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的调查与评价 | 第28-36页 |
·调查样本 | 第28页 |
·调查设计 | 第28-32页 |
·效果评价 | 第32-36页 |
·渝水区乡镇公务员受激励因素的调查与评价 | 第36-39页 |
·调查样本 | 第36页 |
·调查设计 | 第36-37页 |
·效果评价 | 第37-39页 |
第5章 对完善渝水区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的思考 | 第39-48页 |
·借鉴需要理论,建立分层次的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 | 第39-40页 |
·建立乡镇公务员需求调查摸底制度 | 第39页 |
·建立乡镇公务员分层级的激励机制 | 第39页 |
·定期对已实行的乡镇公务员激励措施进行评价 | 第39-40页 |
·借鉴目标设置理论,建立科学的多重绩效评估系统 | 第40-41页 |
·建立乡镇公务员目标管理制度 | 第40页 |
·建立科学的多重绩效评估系统 | 第40-41页 |
·建立定期的目标考核结果反馈制度 | 第41页 |
·借鉴强化理论,建立科学的乡镇公务员奖惩制度 | 第41-42页 |
·建立奖励晋升制度 | 第41-42页 |
·建立严格的惩戒制度 | 第42页 |
·建立定期督查和通报表扬制度 | 第42页 |
·借鉴双因素理论,建立乡镇公务员职业生涯通道 | 第42-44页 |
·构建整体性的乡镇公务员生涯发展技术系统 | 第43页 |
·构建可持续的乡镇公务员培训系统 | 第43-44页 |
·借鉴挫折理论,建立乡镇公务员风险激励机制 | 第44-45页 |
·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 | 第44页 |
·实行考核末位淘汰制 | 第44页 |
·实行不合格公务员辞退机制 | 第44-45页 |
·实行部分岗位公务员招聘制 | 第45页 |
·实行部分职位的公开竞争制度 | 第45页 |
·借鉴公共行政理论中有关人的认识,完善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 | 第45-48页 |
·树立“以人为本”的乡镇公务员激励的价值观念 | 第46页 |
·把一定的“经济人假设”反映到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中 | 第46页 |
·把一定的“社会人”假设反映到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中 | 第46-48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8-4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