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32页 |
·纳米材料简介 | 第11-12页 |
·纳米材料基本物理效应 | 第11-12页 |
·纳米材料的应用 | 第12页 |
·纳米材料在光催化中的应用 | 第12页 |
·纳米TiO_2概述 | 第12-15页 |
·TiO_2的晶体结构 | 第12-14页 |
·TiO_2的主要物理性质 | 第14-15页 |
·TiO_2的化学性质 | 第15页 |
·纳米TiO_2光催化氧化机理 | 第15-17页 |
·光催化反应过程 | 第15-16页 |
·能带位置 | 第16-17页 |
·电子、空穴的捕获 | 第17页 |
·影响TiO_2光催化性能的因素 | 第17-21页 |
·内部条件的影响 | 第18-20页 |
·外部条件的影响 | 第20-21页 |
·纳米TiO_2的制备方法 | 第21-23页 |
·气相法 | 第21-22页 |
·液相法 | 第22-23页 |
·纳米TiO_2的应用 | 第23-28页 |
·光催化技术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 第24页 |
·光催化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24-26页 |
·杀菌 | 第26-28页 |
·纳米TiO_2光催化效率的提高 | 第28-30页 |
·改变TiO_2的能带结构 | 第28-29页 |
·降低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几率 | 第29-30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2 实验部分 | 第32-38页 |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32-33页 |
·纳米TiO_2制备工艺 | 第33页 |
·光催化活性检测 | 第33-37页 |
·目标降解物的选择 | 第34页 |
·亚甲基蓝和甲基橙的标准曲线 | 第34-36页 |
·光催化反应装置 | 第36页 |
·降解率计算 | 第36-37页 |
·实验中所用表征方法 | 第37-38页 |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37页 |
·透射电镜分析(TEM) | 第37页 |
·扫描电镜观察(SEM) | 第37-38页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8-67页 |
·纳米TiO_2制备工艺 | 第38-41页 |
·滴定终点PH值的影响 | 第38页 |
·加热温度的影响 | 第38-40页 |
·胶溶时间的影响 | 第40-41页 |
·溶液中TiO_2浓度的确定 | 第41页 |
·纳米TiO_2颗粒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41-49页 |
·空白实验 | 第41-43页 |
·紫外光下纳米TiO_2颗粒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 | 第43-46页 |
·紫外光下纳米TiO_2颗粒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 | 第46-49页 |
·掺杂铜离子的纳米TiO_2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49-57页 |
·室温下不同掺铜量对Cu~(2+)/TiO_2降解亚甲基蓝的影响 | 第49-52页 |
·制备温度对Cu~(2+)/TiO_2可见光降解亚甲基蓝的影响 | 第52-53页 |
·环境温度对Cu~(2+)/TiO_2可见光降解亚甲基蓝的影响 | 第53-54页 |
·亚甲基蓝浓度对Cu~(2+)/TiO_2可见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54-55页 |
·可见光下纳米TiO_2的状态对Cu~(2+)/TiO_2降解亚甲基蓝的影响 | 第55-56页 |
·可见光下Cu~(2+)/TiO_2对甲基橙的降解性能研究 | 第56-57页 |
·掺杂铁离子的纳米TiO_2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57-67页 |
·Fe~(3+)/TiO_2对亚甲基蓝降解性能研究 | 第57-63页 |
·Fe~(3+)/TiO_2对甲基橙的可见光降解性能研究 | 第63-67页 |
4 纳米TiO_2的分析测试与比表征 | 第67-70页 |
·透射电镜分析(TEM) | 第67-68页 |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68页 |
·扫描电镜分析(SEM)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