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导论 | 第8-15页 |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8页 |
·选题的目的 | 第8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农业产业化的涵义和特征 | 第9-12页 |
·农业产业化的涵义 | 第9页 |
·农业产业化的特征 | 第9-10页 |
·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 | 第10-12页 |
·融资理论概述 | 第12-15页 |
·融资和资本形成 | 第12页 |
·现代融资结构理论 | 第12-15页 |
2 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现状 | 第15-23页 |
·农业产业化融资主体的划分 | 第15-16页 |
·农业产业化中融资主体的融资状况 | 第16-17页 |
·农户融资状况 | 第16-17页 |
·龙头企业融资状况 | 第17页 |
·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现状 | 第17-21页 |
·政府财政投入 | 第17-18页 |
·政策性银行 | 第18页 |
·商业性金融机构 | 第18页 |
·资本市场 | 第18-21页 |
·农业合作金融组织 | 第21页 |
·农业产业化不同发展阶段对融资体系的要求 | 第21-23页 |
3 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融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23-28页 |
·融资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主要作用 | 第23-24页 |
·龙头企业亟需资金的注入 | 第23页 |
·农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需要大量资金 | 第23-24页 |
·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融资问题 | 第24-25页 |
·融资总量不足,缺乏充足有效的融资渠道 | 第24页 |
·农村金融体制严重滞后 | 第24-25页 |
·农业投入的高风险、低回报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信贷投入 | 第25页 |
·企业自有资金不足,权责不明 | 第25页 |
·农业产业化中融资问题存在的原因 | 第25-28页 |
·农村金融环境不佳,缺乏对资金的吸引力 | 第25-26页 |
·政府财政投入有限,支持力度不强 | 第26页 |
·农业基础条件较差,发展规模有限 | 第26页 |
·缺乏行之有效的信用评价体系和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 | 第26-28页 |
4 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 | 第28-32页 |
·美国农业融资概况 | 第28-29页 |
·日本农业融资概况 | 第29页 |
·其他国家农业融资概况 | 第29-30页 |
·对我国农业产业化融资改革的借鉴 | 第30-32页 |
·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 | 第30页 |
·明确投资对象,扩大融资渠道 | 第30-32页 |
5 完善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的对策建议 | 第32-40页 |
·完善直接融资体系 | 第32-35页 |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投资基金 | 第32-33页 |
·借助资本市场,拓展融资渠道 | 第33-34页 |
·通过并购,支持企业扩张 | 第34-35页 |
·完善间接融资体系 | 第35-37页 |
·加大金融机构对农业产业化融资的支持力度 | 第35-36页 |
·调整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职能定位 | 第36-37页 |
·建立并完善信用评价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 | 第37页 |
·积极引导民营资本和外资进入农业产业化 | 第37-38页 |
·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后记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