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课题背景 | 第12-13页 |
·课题意义及应用前景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4-15页 |
·国外同类企业对于大型压缩机类产品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4页 |
·国内外学者对于大型压缩机类产品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设计方法构造及产品结构原理 | 第16-26页 |
·产品研究与开发的一般过程 | 第16页 |
·产品研究与开发的基本思想 | 第16页 |
·产品研究与开发的理论模型 | 第16页 |
·面向广义质量的产品设计方法介绍 | 第16-20页 |
·产品设计方法的发展趋势与面向广义质量的产品设计方法 | 第17-18页 |
·面向广义质量的产品设计方法的功能及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压缩机工作原理及部装结构工作说明 | 第20-24页 |
·大型透平压缩机产品介绍 | 第20-22页 |
·压缩机工作原理及结构形式 | 第22-24页 |
·面向广义质量的压缩机叶轮部装结构1+3+X设计方法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构建CAX集成环境及理论分析基础 | 第26-39页 |
·构建面向产品广义质量设计的CAX集成环境 | 第26-28页 |
·企业内部的叶轮部装结构作业流程 | 第26页 |
·面向产品广义质量的CAX集成环境 | 第26-28页 |
·结构有限元分析基础 | 第28-31页 |
·单元选择与单元特性 | 第28-29页 |
·两物体接触的接触界面条件 | 第29-31页 |
·叶轮模态分析的有限元方法 | 第31页 |
·部装结构接触非线性分析的有限元方法 | 第31-34页 |
·关于摩擦系数μ的说明 | 第31-32页 |
·接触问题的虚位移原理 | 第32页 |
·利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求解接触界面的接触力 | 第32-33页 |
·利用罚函数法求解接触界面的接触力 | 第33-34页 |
·本课题中求解法则的选定 | 第34页 |
·概率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34-39页 |
·基于有限元的概率设计方法 | 第34-35页 |
·结构参数的概率分布模式 | 第35-36页 |
·基于蒙特卡罗(Monte-Carlo)模拟的抽样方法选择 | 第36-37页 |
·基于蒙特卡罗模拟技术的可靠度求解 | 第37-38页 |
·部装结构可靠度评价准则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叶轮及部件装配结构性能分析 | 第39-64页 |
·叶轮及其部件装配结构的三维模型创建 | 第39-41页 |
·确立有条件可视化建模准则 | 第39-40页 |
·叶轮零件的可视化参数模型 | 第40-41页 |
·叶轮部件装配结构的可视化参数模型 | 第41页 |
·离心力作用下的叶轮静强度分析 | 第41-46页 |
·分析初始条件说明 | 第41-42页 |
·有限元网格模型 | 第42页 |
·边界条件加载 | 第42-43页 |
·叶轮在离心力作用下的静强度及变形趋势 | 第43-45页 |
·叶轮径向位移及轴孔径向形变 | 第45-46页 |
·小结 | 第46页 |
·带有预应力的叶轮模态分析 | 第46-51页 |
·分析初始条件说明 | 第47页 |
·有限元网格模型及边界条件加载 | 第47-48页 |
·叶轮在预应力作用下的固有频率计算 | 第48-49页 |
·叶轮在预应力作用下的模态 | 第49-51页 |
·小结 | 第51页 |
·创建用于非线性接触分析的叶轮扇区对称模型 | 第51-53页 |
·叶轮部装结构的扇区简化模型 | 第51页 |
·有限元网格模型 | 第51-52页 |
·叶轮轴孔形变计算结果对比 | 第52-53页 |
·小结 | 第53页 |
·部装结构的装配预应力分析 | 第53-56页 |
·部装结构的约束及载荷条件 | 第53-54页 |
·部装结构在最小过盈状态下的预应力分析 | 第54-56页 |
·小结 | 第56页 |
·运行工况下的部装结构力学特性 | 第56-58页 |
·关于计算模型边界条件的说明 | 第56页 |
·传递扭矩的计算公式 | 第56-57页 |
·变工况条件下部装结构的力学特性分析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页 |
·装配结构的可靠性评价 | 第58-64页 |
·确定设计参数的概率分布模式 | 第58-59页 |
·在随机变量作用下的部装结构概率有限元分析 | 第59-62页 |
·小结 | 第62-64页 |
第五章 新叶轮部装结构设计及功能性分析 | 第64-82页 |
·叶轮装配结构的再设计 | 第64-65页 |
·新结构叶轮及其部装结构的三维模型建立 | 第65-66页 |
·修改后的叶轮零件的可视化参数模型 | 第65页 |
·修改后的叶轮部装结构的可视化参数模型 | 第65-66页 |
·新结构叶轮离心力作用下的静强度分析 | 第66-70页 |
·有限元网格模型 | 第66-67页 |
·叶轮在离心力作用下的静强度及变形趋势 | 第67-68页 |
·叶轮径向位移及轴孔径向形变 | 第68-69页 |
·小结 | 第69-70页 |
·新结构带有预应力的叶轮模态分析、 | 第70-73页 |
·有限元网格模型及边界条件加载说明 | 第70页 |
·新结构叶轮在预应力作用下的固有频率计算 | 第70-71页 |
·叶轮在预应力作用下的模态 | 第71-72页 |
·小结 | 第72-73页 |
·新叶轮部装结构的装配预应力分析 | 第73-75页 |
·部装结构的约束及载荷条件 | 第73页 |
·部装结构在最小过盈状态下的预应力分析 | 第73-75页 |
·小结 | 第75页 |
·新部装结构运行工况下的非线性接触分析 | 第75-77页 |
·关于计算模型边界条件的说明 | 第75-76页 |
·变工况条件下部装结构的力学特性分析 | 第76-77页 |
·小结 | 第77页 |
·新装配结构的可靠性评价 | 第77-82页 |
·设计参数的概率分布模式及计算初始条件说明 | 第77页 |
·在随机变量作用下的部装结构概率有限元分析 | 第77-80页 |
·小结 | 第80-8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2-85页 |
·结论 | 第82-83页 |
·展望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