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线性渗流的低渗裂缝性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言 | 第10-19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低渗透油藏渗流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裂缝性油藏渗流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低渗裂缝性油藏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二章 低渗裂缝性油藏渗流规律描述 | 第19-28页 |
·低渗基质系统中的渗流规律 | 第19-25页 |
·最小启动压力梯度 | 第22-23页 |
·拟启动压力梯度 | 第23-24页 |
·拟渗透率与相渗曲线 | 第24-25页 |
·裂缝系统中的渗流规律 | 第25-26页 |
·系统间的窜流 | 第26-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低渗裂缝性油藏渗流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8-34页 |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8-31页 |
·数学模型的基本假设 | 第28页 |
·低渗裂缝性油藏渗流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8-30页 |
·辅助方程和定解条件 | 第30-31页 |
·参数处理 | 第31-33页 |
·渗透率的取值 | 第31-32页 |
·参数的上游权处理 | 第32-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低渗裂缝性油藏两维两相渗流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34-48页 |
·低渗基质系统渗流数值模型的建立与全隐式处理 | 第34-39页 |
·低渗基质系统渗流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34-36页 |
·数值模型系数的全隐式处理 | 第36-39页 |
·裂缝系统渗流数值模型的建立与全隐式处理 | 第39-41页 |
·裂缝系统渗流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39-40页 |
·数值模型系数的全隐式处理 | 第40-41页 |
·窜流量的全隐式处理 | 第41-42页 |
·井产量的全隐式处理 | 第42-45页 |
·产量公式及相关参数的处理 | 第42-43页 |
·不同井底条件下生产井的处理 | 第43-45页 |
·不同井底条件下注入井的处理 | 第45页 |
·矩阵形式 | 第45-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低渗裂缝性油藏数值模拟程序的编制 | 第48-55页 |
·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求解方法 | 第48-50页 |
·求解方法优选 | 第48页 |
·所选择的具体算法 | 第48-50页 |
·数值模拟程序编制流程 | 第50-51页 |
·程序的可靠性检验 | 第51-53页 |
·模型的零平衡检验 | 第51-52页 |
·模型的对称性检验 | 第52页 |
·与成熟商用模拟软件计算结果的对比 | 第52-53页 |
·小结 | 第53-55页 |
第六章 低渗裂缝性油藏数值模拟程序的应用 | 第55-68页 |
·典型二维低渗裂缝性油藏的基本参数 | 第55-56页 |
·低渗基质系统相关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 第56-61页 |
·最小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 | 第56-58页 |
·拟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 | 第58-59页 |
·渗透率的影响 | 第59-60页 |
·毛管力的影响 | 第60-61页 |
·裂缝系统相关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 第61-62页 |
·生产因素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 第62-66页 |
·井距的影响 | 第62-64页 |
·生产压差的影响 | 第64-66页 |
·与拟线性渗流条件下计算结果的对比 | 第66-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