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37页 |
| 引言 | 第11页 |
| 1. 热塑性弹性体的发展和现状 | 第11-12页 |
| 2. 热塑性弹性体的分类 | 第12-13页 |
| ·约束形态的结构分类 | 第12页 |
| ·化学组成分类 | 第12-13页 |
| ·聚合物的种类分类 | 第13页 |
| 3. 共混型TPE的发展进程 | 第13-14页 |
| 4. 动态硫化共混性热塑性弹性体(TPV) | 第14-23页 |
| ·TPV的形成机理及形态结构特点 | 第14-15页 |
| ·TPV的性能与其组分特性的关系 | 第15-16页 |
| ·影响TPV性能的主要因素 | 第16-21页 |
| ·橡塑并用比 | 第16页 |
| ·橡胶相的交联程度 | 第16-17页 |
| ·橡胶相的粒径及分散状态 | 第17页 |
| ·配合体系的组成 | 第17-18页 |
| ·共混工艺 | 第18-20页 |
| ·动态硫化程度 | 第20-21页 |
| ·动态硫化完成程度 | 第21页 |
| ·TPV的制备、加工及应用 | 第21-23页 |
| ·TPV的制备 | 第21-22页 |
| ·TPV的流变性能及加工性能 | 第22页 |
| ·TPV的应用 | 第22-23页 |
| 5. 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TPO) | 第23-28页 |
| ·化学合成法TPO | 第24-26页 |
| ·无规嵌段共聚物 | 第24页 |
| ·乙烯-丙烯共聚物 | 第24页 |
| ·乙烯-高级烯烃α共聚物 | 第24页 |
| ·丙烯-高级α烯烃共聚物 | 第24-25页 |
| ·无规立构嵌段聚丙烯 | 第25页 |
| ·嵌段共聚物 | 第25页 |
| ·接枝共聚物 | 第25页 |
| ·含芳香结构的嵌段共聚物 | 第25-26页 |
| ·共混法TPO | 第26页 |
| ·机械掺混法TPO | 第26页 |
| ·动态硫化法TPO | 第26页 |
| ·TPO的应用前景 | 第26-28页 |
| ·TPO主要特点 | 第26-27页 |
| ·TPO主要应用领域 | 第27页 |
| ·应用前景展望 | 第27-28页 |
| 6. 几种常见弹性体在树脂改性方面的应用 | 第28-31页 |
| ·EPDM的性能及应用 | 第28页 |
| ·POE的性能及应用 | 第28-29页 |
| ·SBS的性能及应用 | 第29-30页 |
| ·SEBS的性能和应用 | 第30-31页 |
| 7. 粉末橡胶制备TPO | 第31-34页 |
| ·粉末橡胶的制备 | 第32页 |
| ·粉末橡胶的种类 | 第32-33页 |
| ·粉末橡胶的优点 | 第33页 |
| ·粉末橡胶的加工 | 第33-34页 |
| ·粉末橡胶的应用前景 | 第34页 |
| 8. 粉末丁苯橡胶(PSBR) | 第34-36页 |
| ·粉末丁苯橡胶的生产方法 | 第35页 |
| ·粉末丁苯橡胶的优点 | 第35页 |
| ·粉末丁苯橡胶的应用 | 第35页 |
| ·粉末丁苯橡胶改性树脂的研究状况 | 第35-36页 |
| 9. 本论文的目的及意义 | 第36-37页 |
| 前言 | 第37-39页 |
| 实验部分 | 第39-43页 |
| 1 原料和试剂 | 第39-40页 |
| 2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40页 |
| 3 实验方法及工艺条件 | 第40-41页 |
| ·双辊混炼工艺 | 第40-41页 |
| ·双螺杆挤出工艺 | 第41页 |
| ·制样成型 | 第41页 |
| ·试样制备 | 第41页 |
| 4 性能测试及表征 | 第41-43页 |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41-42页 |
| ·拉伸试验 | 第41-42页 |
| ·硬度试验 | 第42页 |
| ·热空气老化试验 | 第42页 |
| ·相态结构 | 第42页 |
|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 第42页 |
| ·动态粘弹谱(DMA) | 第42-4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3-79页 |
| 1 橡塑比对PSBR/PE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3-46页 |
| ·PE种类的选择 | 第43页 |
| ·不同PE的橡塑比对PSBR/PE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3-45页 |
| ·不同HDPE2911/m-LLDPE并用比对PSBR/PE性能的影响 | 第45-46页 |
| ·PSBR/PE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的应力—应变曲线 | 第46页 |
| 2 硫化体系对PSBR/PE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6-53页 |
| ·不同硫化体系对TPO性能的影响 | 第46-47页 |
| ·硫磺硫化体系对TPO性能的影响 | 第47-48页 |
| ·DCP硫化体系对TPO性能的影响 | 第48-49页 |
| ·DCP/S并用硫化体系对TPO性能的影响 | 第49-50页 |
| ·酚醛硫化体系对TPO性能的影响 | 第50-51页 |
| ·硫化体系对热老化性能的影响 | 第51-52页 |
| ·M/DM用量对TPO性能的影响 | 第52-53页 |
| 3 补强体系对PSBR/PE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3-55页 |
| 4 软化体系对PSBR/PE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5-56页 |
| ·不同软化剂对TPO性能的影响 | 第55-56页 |
| ·液体石蜡用量对TPO性能的影响 | 第56页 |
| 5 共混工艺对PSBR/PE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6-61页 |
| ·剪切速率对TPO性能的影响 | 第57-58页 |
| ·共混方式对TPO性能的影响 | 第58-59页 |
| ·混炼温度对TPO性能的影响 | 第59页 |
| ·动态硫化时间对TPO性能的影响 | 第59-61页 |
| ·返炼次数对TPO性能的影响 | 第61页 |
| 6 EPDM、POE、SBS、SEBS制备TPO性能 | 第61-64页 |
| ·几种弹性体采用简单共混和动态硫化法制备TPO的性能 | 第61-63页 |
| ·PSBR/EPDM并用比对TPO性能的影响 | 第63页 |
| ·PSBR/POE并用比对TPO性能的影响 | 第63-64页 |
| 7 PSBR/PE热塑性弹性体的亚微观分析 | 第64-79页 |
| ·PSBR/PE热塑性弹性体的扫描电镜(SEM)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64-68页 |
| ·不同橡塑比的SEM表征 | 第65-67页 |
| ·不同硫磺用量的SEM表征 | 第67-68页 |
| ·PSBR/PE热塑性弹性体的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表征及分析 | 第68-73页 |
| ·PSBR/PE热塑性弹性体动态粘弹性的表征及分析 | 第73-75页 |
| ·动态硫化时间对动态硫化完成程度的表征 | 第75-79页 |
| 结论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 致谢 | 第85-8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6-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