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地基基础论文--桩基及深基础论文--桩基论文

桩筏基础承载机理的数值分析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1页
   ·引言第10-12页
   ·桩筏基础承载机理的研究现状第12-20页
     ·单桩非线性工作性状计算方法第12-13页
     ·群桩效应和承台效应研究第13-14页
     ·筏板(承台)厚度确定方法第14-15页
     ·桩-土-筏共同工作研究第15-17页
     ·桩筏基础沉降控制设计理论与研究第17-20页
   ·本文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第20-21页
第二章 桩筏基础数值分析原理第21-50页
   ·数值模型第21-40页
     ·桩筏基础总应力分析基本方程第21-25页
     ·桩筏基础总应力法单元平衡方程第25-29页
     ·桩、筏板和桩间土的有限元模型第29-32页
     ·群桩外围土的无界元模型第32-35页
     ·桩与土之间的接触面单元模型第35-37页
     ·桩筏基础总应力法整体平衡方程第37-40页
   ·本构模型第40-43页
     ·桩与筏板本构模型第40页
     ·土体本构模型第40-42页
     ·桩与土接触面本构模型第42-43页
   ·土体非线性弹性问题第43-48页
     ·增量法第44-45页
     ·初始应力第45页
     ·破坏模式与应力修正第45-47页
     ·应力迁移与破坏后参数的选用第47-48页
   ·边界条件第48-50页
     ·应力边界条件第48页
     ·位移边界条件第48-50页
第三章 桩筏基础数值分析程序和计算结果分析第50-79页
   ·数值计算程序设计第50-57页
     ·程序设计方法第50-51页
     ·前处理模块设计第51-52页
     ·单元库模块设计第52-53页
     ·本构模型库模块设计第53-54页
     ·计算分析模块设计第54-55页
     ·后处理模块设计第55页
     ·主程序流程图第55-57页
   ·计算方案与结果分析第57-79页
     ·计算方案第57-60页
     ·桩筏基础荷载-沉降关系第60-63页
     ·群桩效应系数第63-64页
     ·土体位移场分布状况第64-69页
     ·土体应力场分布状况第69-73页
     ·桩体的荷载传递特性第73-78页
     ·桩与土荷载分担第78-79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79-82页
   ·结论第79-80页
   ·展望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6页
致谢第86-8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CGE、MNT与FCM对食管癌放疗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损伤及不良反应的观察
下一篇:西部地区旅客运输需求分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