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5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5-38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5-19页 |
·不断加剧的国际经济金融竞争形势及全球信用环境的恶化使信贷风险管理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挑战性课题 | 第15页 |
·我国金融体制的全面改革和金融业的全面对外开放对县域金融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 第15-17页 |
·发展县域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县域金融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 第17页 |
·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战略为县域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 第17-18页 |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问题是推进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县域经济发展一切矛盾问题的焦点 | 第18-19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9-20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20-34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20-26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26-31页 |
·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评价 | 第31-34页 |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34-36页 |
·研究的思路 | 第34-35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35-36页 |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36-38页 |
第二章 县域金融及其信贷风险 | 第38-68页 |
·县域金融发展概述 | 第38-54页 |
·县域金融的内涵 | 第38-40页 |
·县域金融的发展历程 | 第40-45页 |
·县域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5-54页 |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54-60页 |
·县域金融信贷的含义及其特殊性 | 第54-55页 |
·县域金融信贷资金的运动特点及其客观要求 | 第55-57页 |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的内涵及主要特点 | 第57-60页 |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的主要风险源和风险点 | 第60-68页 |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的主要风险源 | 第60-62页 |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主要风险源的风险量化估值说明 | 第62-64页 |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主要风险源风险值的区域估值 | 第64-66页 |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主要风险点的综合量化估值 | 第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第三章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的类别及生成机理 | 第68-94页 |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的类别 | 第68-76页 |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金融风险的理性整合 | 第68-73页 |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的类型识别 | 第73-76页 |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生成机理的综合分析 | 第76-89页 |
·政策风险的生成机理 | 第76-78页 |
·环境风险的生成机理 | 第78-80页 |
·信用风险的生成机理 | 第80-82页 |
·操作风险的生成机理 | 第82-89页 |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生成机理的实证分析 | 第89-94页 |
·金融生态的悲哀:一个基于破产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的实例 | 第89-91页 |
·金融生态的劣质性:导致县域金融信贷风险产生的土壤和温床 | 第91-94页 |
第四章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防范 | 第94-130页 |
·国外信贷风险防范模式 | 第94-98页 |
·荷兰银行信贷风险防范模式 | 第94-97页 |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信贷风险控制模式 | 第97-98页 |
·我国县域金融信贷风险防范的传统方法 | 第98-108页 |
·借款人信用分析 | 第99-104页 |
·贷款前对贷款风险度的计量 | 第104-106页 |
·主要风险管理环节的评价、监测与处置 | 第106-108页 |
·农民贷款信贷风险防范 | 第108-121页 |
·农民贷款信贷风险机理的特殊性研究 | 第108-112页 |
·农民贷款信贷风险的微观因素分析 | 第112-115页 |
·农民贷款信贷风险的防范模式 | 第115-121页 |
·农村中小企业贷款信贷风险防范 | 第121-123页 |
·农村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几个制约因素分析 | 第121-122页 |
·县域金融对农村中小企业信贷风险防范的策略 | 第122-123页 |
·农村公共产品贷款信贷风险防范 | 第123-130页 |
·农村公共产品贷款的内在风险特征 | 第123-125页 |
·农村公共产品信贷风险的政府性陷阱 | 第125-126页 |
·地方政府背景下农村公共产品信贷风险的体制缺陷 | 第126-127页 |
·农村公共产品贷款信贷风险防范模式 | 第127-130页 |
第五章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控制 | 第130-155页 |
·县域金融贷后风险的计量 | 第130-140页 |
·县域金融贷后风险的传统计量方法 | 第130-134页 |
·Zeta 分析法 | 第134页 |
·复审模型 | 第134-136页 |
·分类和回归树 | 第136-137页 |
·信贷风险模糊综合评价 | 第137-140页 |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控制的方法 | 第140-149页 |
·个体信用跟踪分析 | 第140-141页 |
·整体信用预警分析 | 第141-145页 |
·风险控制策略选择 | 第145-149页 |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控制的金融生态内优化 | 第149-155页 |
·规范法人治理结构 | 第149-150页 |
·优化人力资源组合 | 第150-151页 |
·完善内控机制 | 第151-154页 |
·塑造金融文化 | 第154-155页 |
第六章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化解 | 第155-179页 |
·创新县域金融信贷资产清收保全机制 | 第155-158页 |
·县域金融信贷资产清收保全的制度设计 | 第155-156页 |
·县域金融信贷资产清收保全的策略和方法 | 第156-157页 |
·案例分析 | 第157-158页 |
·营造县域金融信贷资产盘活激活机制 | 第158-162页 |
·县域金融信贷资产盘活激活的策略和方法 | 第158-159页 |
·县域金融信贷资产盘活激活的主要误区 | 第159-160页 |
·案例分析 | 第160-162页 |
·健全县域金融信贷资产抵债补偿机制 | 第162-165页 |
·县域金融抵债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162-163页 |
·县域金融抵债资产管理方法 | 第163页 |
·案例分析 | 第163-165页 |
·构造县域金融信贷资产打包出售机制 | 第165-169页 |
·县域金融信贷资产打包出售的制度设计 | 第165-166页 |
·县域金融信贷资产打包出售的采用方式 | 第166-167页 |
·案例研究 | 第167-169页 |
·构建合理完善的贷款核销机制 | 第169-174页 |
·贷款核销制度的内在特征 | 第169页 |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的要求 | 第169-170页 |
·我国县域金融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170-173页 |
·我国县域金融贷款核销制度的合理构建 | 第173-174页 |
·提高资本充足率 | 第174-179页 |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 | 第174-177页 |
·我国县域金融资本充足率的现状 | 第177-178页 |
·县域金融机构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途径 | 第178-179页 |
第七章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管理的配套保障措施 | 第179-201页 |
·实施财政金融和谐支持政策 | 第179-182页 |
·实施切实可行的财政扶持政策 | 第179-180页 |
·实施积极稳健的金融支持政策 | 第180-182页 |
·推进农地金融制度改革 | 第182-189页 |
·我国农地金融制度的局限性 | 第182-183页 |
·我国农地金融制度的实践与探索 | 第183-184页 |
·构建我国农地金融制度的有效途径 | 第184-189页 |
·建立县域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 第189-191页 |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发展现状 | 第189-190页 |
·县域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构建 | 第190-191页 |
·推进县域农业保险发展 | 第191-196页 |
·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和存在的问题 | 第191-193页 |
·我国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193-196页 |
·农户贷款理赔案例 | 第196页 |
·重塑县域金融体系 | 第196-201页 |
·塑造功能完善形式多样的县域金融组织体系 | 第197-199页 |
·塑造制度合理信誉良好的县域社会信用体系 | 第199-201页 |
参考文献 | 第201-205页 |
致谢 | 第205-207页 |
作者简介 | 第2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