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武器工业论文--水中兵器论文--鱼雷及其发射装置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鱼雷热动力装置机械密封温度场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研究现状第9-12页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关键技术第12-13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2-13页
     ·主要研究方法第13页
     ·关键技术第13页
   ·有限元分析存在的问题第13-14页
第二章 有限元法和ANSYS第14-24页
   ·有限元法简介第14页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步骤第14-15页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方法第15-18页
     ·直接法第15页
     ·最小总势能法第15页
     ·余差法第15-18页
   ·有限元热分析基本原理第18-21页
     ·稳态传热第18-20页
     ·瞬态传热第20-21页
   ·ANSYS在本研究中的应用第21-24页
     ·ANSYS热分析简介第21-22页
     ·ANSYS热分析基本过程第22页
     ·ANSYS与ProE联合进行有限元分析第22-24页
第三章 机械密封理论第24-32页
   ·机械密封的基本结构及作用原理第24-25页
   ·机械密封的主要参数第25-28页
     ·几何参数第25页
     ·力学参数第25-26页
     ·性能参数第26-28页
   ·机械密封端面的摩擦工况第28-30页
     ·流体摩擦工况第28-29页
     ·边界摩擦工况第29页
     ·混合摩擦工况第29-30页
   ·机械密封副的热量平衡第30-32页
第四章 机械密封的工作特性第32-49页
   ·鱼雷热动力系统工作原理第32-33页
   ·辅机的机理模型第33-35页
     ·海水泵第33页
     ·滑油泵第33-34页
     ·燃料泵第34页
     ·发电机第34-35页
   ·燃烧室的机理模型第35页
   ·推进器的机理模型第35-36页
     ·推进器的吸收转矩第35-36页
     ·推进器的有效推力第36页
   ·发动机的机理模型第36-37页
     ·动力推进系统的转速动态方程第36-37页
     ·发动机的工质秒耗量第37页
   ·流量调节阀机理模型第37-41页
     ·流量调节阀的工作原理第37-38页
     ·主节流孔第38-39页
     ·背压活塞第39页
     ·主阀芯第39-41页
     ·平衡阀第41页
     ·溢流孔第41页
     ·燃料流量守恒方程第41页
   ·鱼雷纵平面运动的简化模型第41-42页
   ·机械密封工作特性分析第42-49页
     ·鱼雷热动力系统机理模型的建立及求解第42-43页
     ·机械密封动环转速特性第43-44页
     ·机械密封轴向力平衡方程第44-45页
     ·机械密封端面载荷特性第45-46页
     ·机械密封端面摩擦热的计算第46页
     ·机械密封端面热流密度特性第46-49页
第五章 机械密封稳态温度场仿真第49-63页
   ·机械密封的结构特点及工作环境第49-50页
   ·利用Pro/E构造机械密封的三维实体模型第50-51页
   ·机械密封摩擦副的材料特性第51-52页
   ·机械密封的有限元网格模型第52-55页
     ·机械密封热分析方法第52页
     ·划分有限元网格模型第52-55页
   ·机械密封端面摩擦热的加载形式及其值的确定第55-56页
   ·对流换热系数的计算第56-58页
     ·对流换热实验关联式第56-57页
     ·旋转因素对密封环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第57-58页
   ·机械密封稳态温度场仿真第58-63页
     ·仿真前提第58页
     ·仿真方式的选择第58-59页
     ·仿真步骤第59页
     ·温度场仿真及结果分析第59-63页
第六章 机械密封瞬态温度场仿真第63-73页
   ·机械密封瞬态导热的特点第63页
   ·机械密封瞬态温度场分析思路第63-65页
     ·初始温度场的确定第63-64页
     ·时变载荷的加载第64-65页
   ·机械密封瞬态温度场仿真第65-68页
     ·仿真步骤第65-66页
     ·温度场仿真及结果分析第66-68页
   ·综合评价及改进建议第68-73页
全文总结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发表论文第78-79页
致谢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光网状网中的路径保护技术研究
下一篇:一类非线性演化方程初始问题解的衰减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