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10-19页 |
第一节 法律因果关系与哲学因果关系 | 第10-13页 |
一、哲学研究的简单分析 | 第10-12页 |
二、哲学上因果关系与法律因果关系的区别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法律原因的内涵 | 第13-16页 |
一、原因的定义 | 第13-14页 |
二、原因与纯粹条件的区分 | 第14-15页 |
三、原因的独立性 | 第15-16页 |
第三节 侵权法上因果关系 | 第16-19页 |
第二章 两大法系因果关系学说 | 第19-30页 |
第一节 英美法上的因果关系 | 第19-26页 |
一、事实上的因果关系 | 第19-22页 |
二、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 第22-26页 |
第二节 大陆法上的因果关系 | 第26-28页 |
一、相当因果关系学说 | 第26-27页 |
二、法规目的说 | 第27-28页 |
第三节 对两大法系理论的评述 | 第28-30页 |
第三章 新语境下的两分法 | 第30-43页 |
第一节 审视两分法的新角度 | 第30-35页 |
一、对事实上的因果关系的看法 | 第30-33页 |
二、对法律上的因果关系的看法 | 第33-35页 |
第二节 事实上的因果关系 | 第35-38页 |
一、特殊案件的处理 | 第35-37页 |
二、因果关系的证明 | 第37-38页 |
第三节 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 第38-43页 |
一、限制性可预见说 | 第39-40页 |
二、可预见理论下的特殊案件 | 第40-43页 |
第四章 因果关系的难题 | 第43-47页 |
第一节 因果关系的中断 | 第43-45页 |
一、概述 | 第43-44页 |
二、判断中断原因的标准 | 第44页 |
三、介入原因的分类 | 第44-45页 |
第二节 多因一果的处理 | 第45-47页 |
第五章 立法建议 | 第47-51页 |
第一节 我国因果关系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的历史及现状 | 第47-48页 |
一、历史回顾 | 第47-48页 |
二、现状简述 | 第48页 |
第二节 本文对我国因果关系理论研究及司法实践的启示 | 第48-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