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交票价定价模式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合理的定价有利于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率 | 第12页 |
| ·合理的定价有利于公交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和供给能力 | 第12-13页 |
|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18页 |
| ·边际成本定价方法 | 第13-14页 |
| ·次优定价理论 | 第14页 |
| ·平均成本定价方法 | 第14-16页 |
| ·拉姆齐定价方法 | 第16-17页 |
| ·广义成本定价方法 | 第17页 |
| ·补贴计量研究 | 第17-18页 |
|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第18-20页 |
| ·价格弹性分析法 | 第18-19页 |
| ·经营博弈法 | 第19页 |
| ·成本的量化分析 | 第19页 |
| ·补贴制度研究 | 第19-20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假设、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 ·主要内容 | 第20页 |
| ·基本假设 | 第20-21页 |
|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 第2章 准公共物品定价理论与城市公共交通概述 | 第22-33页 |
| ·公共物品与准公共物品 | 第22-23页 |
| ·准公共物品定价理论基础及差异 | 第23-30页 |
| ·准公共物品定价的理论依据 | 第23-24页 |
| ·准公共物品的定价目标 | 第24-25页 |
| ·准公共物品定价的实践方法 | 第25-30页 |
| ·城市公共交通概述 | 第30-31页 |
| ·城市公共交通的概念 | 第30页 |
| ·城市公共交通的双重属性 | 第30-31页 |
| ·城市公交票价的定价原则 | 第31-33页 |
| ·坚持社会效益为主企业经济效益为辅的原则 | 第31页 |
| ·企业定价服从国家宏观调控的原则 | 第31-32页 |
| ·价格决策符合市场竞争需要的原则 | 第32-33页 |
| 第3章 国内外城市公共交通票价定价模式研究分析 | 第33-43页 |
| ·国外城市公共交通票价定价模式及相关政策 | 第33-36页 |
| ·汉堡 | 第33-35页 |
| ·国外其它城市 | 第35-36页 |
| ·国内城市公共交通票价定价模式及相关政策 | 第36-43页 |
| ·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6-38页 |
| ·香港 | 第38-40页 |
| ·深圳 | 第40-41页 |
| ·乌鲁木齐 | 第41-43页 |
| 第4章 构建城市公共交通票价定价及补贴计量模型 | 第43-56页 |
| ·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定价模型 | 第43-45页 |
| ·定价模型 | 第43-44页 |
| ·模型分析 | 第44-45页 |
| ·企业盈亏平衡的定价模型 | 第45-47页 |
| ·定价模型 | 第45-46页 |
| ·模型分析 | 第46-47页 |
| ·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的定价模型 | 第47-49页 |
| ·定价模型 | 第47-48页 |
| ·模型分析 | 第48-49页 |
| ·定价模型比较分析 | 第49页 |
| ·公交补贴计量模型 | 第49-56页 |
| ·公交补贴计量模型理论基础 | 第50-51页 |
| ·城市公交补贴计量总体目标 | 第51-52页 |
| ·城市公交补贴计量模型的建立 | 第52-55页 |
| ·模型分析 | 第55-56页 |
| 第5章 成都公交票价定价与补贴研究 | 第56-68页 |
| ·成都公共交通现状和发展目标 | 第56-58页 |
| ·成都公共交通票制方案研究 | 第58-68页 |
| ·成都公共交通票制现状 | 第58-60页 |
| ·票价定价模型的选择 | 第60页 |
| ·成都市票价方案研究 | 第60-64页 |
| ·成都市补贴计量研究 | 第64-68页 |
| 第6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68-71页 |
| ·结论 | 第68-69页 |
| ·相关政策建议 | 第69-70页 |
| ·研究展望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6页 |
| 一、发表论文 | 第76页 |
| 二、科研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