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⒈ 本文研究的目的 | 第8页 |
⒉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8页 |
⒊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8-9页 |
⒋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第1章 竞业禁止是商业秘密保护的必要途径 | 第10-17页 |
·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相关问题分析 | 第10-15页 |
·商业秘密概念的界定 | 第10-12页 |
·商业秘密构成要件的分析 | 第12-14页 |
·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意义 | 第14-15页 |
·人才流动中的商业秘密保护—竞业禁止问题的提出 | 第15-16页 |
·人才流动成为商业秘密流失的主渠道 | 第15页 |
·保护人才流动中的商业秘密 | 第15-16页 |
·竞业禁止与商业秘密的关系 | 第16-17页 |
第2章 商业秘密保护中竞业禁止制度的相关问题分析 | 第17-26页 |
·竞业禁止的起源和发展 | 第17页 |
·竞业禁止的概念与分类的界定与分析 | 第17-20页 |
·竞业禁止的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关于竞业禁止几种分类的分析 | 第18-20页 |
·竞业禁止制度理论基础的分析与考量 | 第20-22页 |
·竞业禁止制度的经济学依据 | 第20页 |
·竞业禁止制度的法学依据 | 第20-22页 |
·竞业禁止主体的考量 | 第22-26页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 第22-23页 |
·监事 | 第23页 |
·股东、合伙人 | 第23页 |
·代理商的不竞业义务 | 第23-24页 |
·经纪人的不竞业义务 | 第24页 |
·营业转让人的不竞业义务 | 第24页 |
·雇员的不竞业义务 | 第24-26页 |
第3章 两大法系关于商业秘密保护中竞业禁止规定的比较分析 | 第26-32页 |
·英美法系关于竞业禁止的态度 | 第26-29页 |
·美国法的态度 | 第26-27页 |
·英国判例法的态度 | 第27-29页 |
·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关于竞业禁止的规定 | 第29-32页 |
·德国的规定 | 第29页 |
·法国的规定 | 第29-30页 |
·瑞士的规定 | 第30页 |
·日本的规定 | 第30-31页 |
·我国台湾地区的规定 | 第31-32页 |
第4章 我国商业秘密保护中的竞业禁止制度现状及其完善 | 第32-46页 |
·我国关于竞业禁止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2-38页 |
·我国竞业禁止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32-35页 |
·目前我国关于竞业禁止规定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5-36页 |
·对我国竞业禁止制度的立法建议 | 第36-38页 |
·完善我国商业秘密保护中竞业禁止制度的思考—竞业禁止协议应合法合理适用 | 第38-46页 |
·关于竞业禁止协议 | 第38-40页 |
·竞业禁止协议效力的判断标准 | 第40-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