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 1 导言 | 第9-25页 |
| ·问题提出 | 第9-10页 |
| ·研究综述 | 第10-16页 |
| ·关于体育休闲 | 第10-15页 |
| ·关于体育休闲服务组织和组织体系 | 第15-16页 |
|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6-22页 |
| ·经济增长阶段和生活质量理论 | 第17-18页 |
| ·现代组织系统论 | 第18-19页 |
| ·善治理论 | 第19-22页 |
|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第22-25页 |
| ·研究对象 | 第22-23页 |
|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 ·研究框架 | 第24-25页 |
| 2 体育休闲服务组织概念的界定和分类 | 第25-31页 |
| ·体育休闲服务组织和组织体系的定义 | 第25-26页 |
| ·体育休闲服务组织的分类 | 第26-27页 |
| ·体育休闲服务组织体系兴起的社会动因和意义 | 第27-31页 |
| ·社会发展的必然 | 第27-29页 |
| ·经济发展的需要 | 第29页 |
| ·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 第29-30页 |
| ·体育休闲发展的需要 | 第30-31页 |
| 3 发达国家城市体育休闲服务组织体系分析与启示 | 第31-54页 |
| ·发达国家城市体育休闲服务组织体系的发展演变 | 第31-36页 |
| ·第一阶段:19 世纪,工业化、城市化与体育休闲服务组织体系的萌芽阶段 | 第31-32页 |
| ·第二阶段:20 世纪早期,体育休闲服务组织体系兴起的政府导向阶段 | 第32-34页 |
| ·第三阶段:二战后到20 世纪70 年代,民间体育休闲服务组织的兴起阶段 | 第34-35页 |
| ·第四阶段:20 世纪后半叶,体育休闲服务组织体系的市场化趋向 | 第35-36页 |
| ·发达国家城市体育休闲服务组织体系现状分析 | 第36-51页 |
| ·美国城市体育休闲服务组织体系分析 | 第36-44页 |
| ·英国城市体育休闲服务组织体系分析 | 第44-47页 |
| ·日本城市体育休闲服务组织体系分析 | 第47-51页 |
| ·发达国家城市体育休闲服务组织体系发展启示 | 第51-54页 |
| ·强化政府的宏观主导作用以及明确不同组织机构的权责 | 第51页 |
| ·体育社会化,非营利体育休闲服务组织的主体地位 | 第51页 |
| ·企业体育休闲服务组织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 第51-52页 |
| ·培养休闲意识,重视休闲教育 | 第52页 |
| ·完善的休闲政策和良好的社会支持条件 | 第52页 |
| ·建立在资源共享理念之上的体育休闲服务组织间的竞争与合作 | 第52-54页 |
| 4 我国体育休闲的性质分析 | 第54-59页 |
| ·解析“事业”和“产业” | 第54-55页 |
| ·我国体育休闲是事业和产业的复合体 | 第55-59页 |
| 5 我国城市体育休闲服务组织体系现状与问题 | 第59-80页 |
| ·我国城市体育休闲服务组织体系的发展阶段 | 第59-61页 |
| ·第一阶段:政府管办阶段(建国-1983) | 第59页 |
| ·第二阶段:官办体育社团发展阶段(1984—1993) | 第59-60页 |
| ·第三阶段:体育休闲服务组织的多元化发展阶段(1993—) | 第60-61页 |
| ·我国城市体育休闲服务组织体系现状调查 | 第61-77页 |
| ·政府行政类体育休闲管理组织调查与分析 | 第61-66页 |
| ·企业体育休闲服务组织调查与分析 | 第66-72页 |
| ·非营利体育休闲服务组织调查与分析 | 第72-77页 |
| ·我国城市体育休闲服务组织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77-80页 |
| ·整体结构失调 | 第77-78页 |
| ·组织间关系的失衡 | 第78页 |
| ·组织体系资源的匮乏 | 第78-79页 |
| ·组织体系运行机制的非社会化 | 第79页 |
| ·社会条件支持系统的约束 | 第79-80页 |
| 6 服务型政府的打造与休闲政策的导向 | 第80-84页 |
| ·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型政府的打造 | 第80-82页 |
| ·强化公共服务,定位政府体育休闲的管理和服务职能 | 第82-83页 |
| ·以人为本,制定和完善休闲政策 | 第83-84页 |
| 7 我国城市体育休闲服务组织体系的重构 | 第84-112页 |
| ·重构的基本思路 | 第84页 |
| ·重构的基本理念 | 第84-86页 |
| ·全面、和谐发展理念 | 第84-85页 |
| ·资源互惠共享理念 | 第85页 |
| ·多层次需求理念 | 第85页 |
| ·制度创新理念 | 第85-86页 |
| ·重构的基本原则 | 第86-88页 |
| ·“以人为本”原则 | 第86页 |
|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原则 | 第86-87页 |
| ·集约化原则 | 第87页 |
| ·平等合作原则 | 第87页 |
| ·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87-88页 |
| ·重构的重点与难点 | 第88-89页 |
| ·认识上的错位和片面性 | 第88页 |
| ·利益格局调整引起的重构阻力 | 第88页 |
| ·体制性缺位 | 第88-89页 |
| ·经济发展的制约和城市发展的差异性 | 第89页 |
| ·重构我国城市体育休闲服务组织体系 | 第89-109页 |
| ·基本框架 | 第89-90页 |
| ·加快职能转换,改革和完善政府体育休闲管理组织体制 | 第90-96页 |
| ·提高产业素质,推进企业体育休闲服务组织的自主创新 | 第96-100页 |
| ·提高治理水平,充分发挥非营利体育休闲服务组织的主体作用 | 第100-105页 |
| ·树立善治理念,建构政府、非营利性组织和企业组织竞争-合作的良性互动关系 | 第105-109页 |
| ·个案分析:公园服务圈――杭州市城东公园 | 第109-112页 |
| 8 结论与建议 | 第112-114页 |
| ·结论 | 第112-113页 |
| ·建议 | 第113-114页 |
| 9 致谢 | 第114-115页 |
| 10 参考文献 | 第115-122页 |
| 11 附件 | 第122-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