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证券管理法令论文

票据抗辩论

绪论第1-16页
第一章 抗辩与票据抗辩第16-23页
 一、抗辩第16-19页
  (一) 抗辩的意义第16-17页
  (二) 抗辩的分类第17-19页
 二、票据抗辩第19-23页
  (一) 票据抗辩的意义第19-20页
  (二) 票据抗辩与民事抗辩第20-23页
第二章 票据理论和票据抗辩理论第23-61页
 一、概说第23-24页
 二、19 世纪德国票据抗辩理论的票据理论史概观第24-27页
  (一) 票据理论的主要课题第24-25页
  (二) 从票据严正的观念到纸币说第25-26页
  (三) 新票据严正理论的产生和票据无因性的确立第26-27页
  (四) 否定背书的债权让与性的思考方法第27页
 三、票据理论学说现状第27-35页
  (一) 契约说第28-29页
  (二) 创造说第29-32页
  (三) 发行说第32-33页
  (四) 我国票据法票据行为上述学说所属分析第33-35页
 四、交付契约欠缺的抗辩第35-37页
 五、权利外观理论第37-50页
  (一) 概说第37-38页
  (二) 作为对一般的信赖给予保护的权利外观理论第38-42页
  (三) 作为契约说补充的权利外观理论第42-50页
 六、意思表示瑕疵与票据抗辩第50-54页
  (一) 问题所在第50页
  (二) 学说概览第50-53页
  (三) 小结第53-54页
 七、新抗辩理论第54-59页
  (一) 新抗辩理论的内容第54-56页
  (二) 新抗辩理论的评析第56-59页
 八、总结第59-61页
第三章 票据抗辩限制第61-89页
 一、票据抗辩限制的意义第61-63页
 二、票据抗辩限制的立法例比较第63-68页
  (一) 国际上的立法例第63-64页
  (二) 我国票据法规定抗辩限制的基本内容第64-66页
  (三) 我国票据法第10 条第1 款等对票据抗辩限制原则的破坏第66-68页
 三、票据抗辩限制的理论根据第68-74页
  (一) 否定背书的债权让与性的思考方法第68页
  (二) 基于无因性的思考方法第68-69页
  (三) 依据权利外观理论的思考方法第69-70页
  (四) 属人性说的思考方法第70页
  (五) 评析第70-74页
 四、票据抗辩限制的前提条件第74-78页
  (一) 须依票据法上的转让方法转让票据第74-76页
  (二) 须符合促进票据流通的目的第76-78页
  (三) 须持票人为善意第78页
 五、票据抗辩限制的例外第78-89页
  (一) 恶意取得票据第79-85页
  (二) 无对价或不以相当对价取得票据第85-89页
第四章 票据抗辩的分类体系第89-111页
 一、引言第89页
 二、关于票据抗辩分类学说的整理第89-100页
  (一) 通说的观点第89-91页
  (二) 票据抗辩分类理论的新发展第91-95页
  (三) 评析第95-100页
 三、中间抗辩第100-111页
  (一) 中间抗辩概述第100-102页
  (二) 中间抗辩的具体事由第102-109页
  (三) 小结第109-111页
第五章 联合国国际汇票本票公约中的票据抗辩第111-141页
 一、国际汇票本票公约中的票据抗辩排除规则第111-130页
  (一) 关于国际汇票本票公约的相关说明第111-113页
  (二) 国际汇票本票公约中票据抗辩排除规则概览第113-116页
  (三) 可以对抗“受保护的持票人”的各种抗辩第116-118页
  (四) 可以对抗“非受保护的持票人”的各种抗辩第118-126页
  (五) 受保护的持票人的要件和机能第126-128页
  (六) 小结第128-130页
 二、国际汇票和国际本票公约中的票据抗辩类型第130-139页
  (一) 前言第130页
  (二) 《公约》中的票据抗辩诸类型第130-139页
 三、总结第139-141页
结论第141-145页
 一、票据理论给我们的启示第141-142页
 二、对票据抗辩限制理论的丰富第142-144页
 三、国际汇票本票公约的若干思考第144-145页
参考文献第145-151页

论文共1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银行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清前期广州涉外司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