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 第1-11页 |
| 一 明取:陈洪绶对传统绘画造型图式的借鉴与修正 | 第11-19页 |
| 1、“学龙眠七十二贤石刻”及其重话 | 第12-14页 |
| 2、“撫周长史画”与“写像贯休是师” | 第14-16页 |
| 3、“得元人之格” | 第16-18页 |
| 4、关于丁云鹏 | 第18-19页 |
| 二 暗探:陈洪绶对《考古图》及其类似图谱“古意”价值的内在转换 | 第19-28页 |
| 1、《考古图》与宋代古器物学的兴起,及其晚明之余绪 | 第20-22页 |
| 2、陈洪绶受到《考古图》及其类似古器物图谱影响的可能性 | 第22-24页 |
| 3、古器物与《考古图》及其类似图谱——对“古意”价值的内在转换 | 第24-28页 |
| (1) 古器物——“古人之精义存焉” | 第24-25页 |
| (2) 从器物到图谱,从图谱到重修图谱——一个不断对古器物“内涵演绎与图式化过程” | 第25-27页 |
| (3) 对图谱形式意味的直取 | 第27-28页 |
| 三 陈洪绶的文化背景与晚明心学 | 第28-33页 |
| 结语 | 第33-36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36-40页 |
| 附图 | 第40-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