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 一、绪论 | 第7-11页 |
| (一) 关于宫殿建筑概念的界定 | 第7-8页 |
| (二) 先秦宫殿建筑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三) 研究理论与方法 | 第10-11页 |
| 二、几个基本问题的讨论 | 第11-19页 |
| (一) 中国文化与中国建筑 | 第11-13页 |
| (二) 中国建筑和西方建筑 | 第13-18页 |
| (三) 土木构架的渊源 | 第18-19页 |
| 三、夏商西周宫殿建筑规划与形制 | 第19-51页 |
| (一) 夏代宫殿建筑规划与形制 | 第19-26页 |
| 1. 二里头宫殿规划与形制 | 第19-24页 |
| 2. 二里头宫殿建筑规划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 第24-26页 |
| (二) 商代宫殿建筑规划与形制 | 第26-39页 |
| 1. 偃师商城宫殿建筑规划与形制 | 第26-29页 |
| 2. 郑州商城宫殿建筑规划与形制 | 第29-32页 |
| 3. 洹北商城宫殿建筑规划与形制 | 第32-35页 |
| 4. 安阳殷墟宫殿建筑规划与形制 | 第35-38页 |
| 5. 关于商代建筑规划偏东北朝向问题的探讨 | 第38-39页 |
| (三) 西周宫殿建筑规划与形制 | 第39-51页 |
| 1. 考古发现的西周宫殿建筑 | 第40-43页 |
| 2. 文献材料有关西周宫殿建筑规划与形制的记载 | 第43-48页 |
| 3. 西周宗庙建筑的文化意义 | 第48-50页 |
| 4. “礼”对后世建筑思想的影响 | 第50-51页 |
| 四、夏商西周宫殿建筑群平面规划的几个特点 | 第51-58页 |
| (一) 宫城居中 | 第52-54页 |
| (二) 中轴对称及建筑平面“四向”之制 | 第54-55页 |
| (三) 前朝后寝 | 第55-56页 |
| (四) 池苑制度 | 第56-58页 |
| 五、夏商西周宫殿建筑立面的构成 | 第58-62页 |
| (一) 台基 | 第59-60页 |
| (二) 屋身 | 第60-61页 |
| (三) 屋顶 | 第61-62页 |
| 六、夏商西周宫殿建筑的技术成就及建筑装饰 | 第62-70页 |
| (一) 营造器具的使用和工种的分化 | 第62-63页 |
| (二) 土结构的成就——夯筑技术、版筑的发明和土墼的定形 | 第63-64页 |
| (三) 木结构的成就 | 第64-65页 |
| (四) 人工建筑材料的应用 | 第65-67页 |
| (五) 建筑装饰 | 第67-70页 |
| 七、结语 | 第70-71页 |
| 注释 | 第71-76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 附图 | 第80-94页 |
| 后记 | 第94-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