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导论 | 第8-16页 |
(一) 研究的缘起 | 第8-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理论价值 | 第9-10页 |
2、现实意义 | 第10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四) 研究的主要问题 | 第14页 |
(五) 研究方法与计划 | 第14-16页 |
1、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2、研究计划 | 第15-16页 |
一、基础理论及其城市供水价格政府管制概述 | 第16-25页 |
(一) 公用事业政府管制的基本理论 | 第16-19页 |
1、公用事业和政府管制的含义 | 第16-17页 |
2、城市供水价格政府管制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二) 城市供水价格政府管制的理论分析 | 第19-22页 |
1、城市供水业的含义 | 第19页 |
2、城市供水作为公用事业的一般特性 | 第19-20页 |
3、城市供水业的特殊性质 | 第20-21页 |
4、政府对城市供水价格管制的必要性分析 | 第21-22页 |
(三) 我国城市供水价格政府管制体制 | 第22-25页 |
1、城市供水价格的构成 | 第22页 |
2、城市供水价格政府管制的制度演变 | 第22-23页 |
3、城市供水价格政府管制的内容 | 第23-24页 |
4、城市供水价格政府管制的方式 | 第24-25页 |
二、昆明市城市供水价格政府管制的现状分析 | 第25-41页 |
(一) 昆明市城市供水业政府管制的改革发展情况 | 第25-28页 |
1、昆明市水源信息概况 | 第25-26页 |
2、昆明市城市供水业的市场化改革 | 第26-28页 |
(二) 昆明市城市供水价格政府管制现状 | 第28-41页 |
1、昆明市城市供水价格政府管制的主体和程序 | 第28页 |
2、昆明市城市供水价格政府管制的定价分析 | 第28-37页 |
3、昆明市供水价格的成本分析 | 第37-39页 |
4、昆明市用水户对水价的承受能力分析 | 第39-41页 |
三、昆明市城市供水价格政府管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1-48页 |
(一) 法律法规的问题 | 第41页 |
(二) 供水价格管制体制的问题 | 第41-43页 |
1、政府管制职能的不完善 | 第41-42页 |
2、政府对昆明市城市供水价格管制不力 | 第42-43页 |
3、供水价格管制方法无激励性 | 第43页 |
(三) 监督机制的问题 | 第43-44页 |
1、价格管制机构缺乏约束 | 第43-44页 |
2、社会监督机制不完善 | 第44页 |
(四) 水价形成机制方面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4-48页 |
1、缺乏科学合理的计价成本方法 | 第45页 |
2、水资源费的征收标准偏低 | 第45-46页 |
3、水利工程供水与地下水的比价不合理 | 第46-47页 |
4、现行水价不能补偿供水成本 | 第47页 |
5、城市用水支出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偏低 | 第47页 |
6、供水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大 | 第47-48页 |
四、昆明市城市供水价格政府管制的相关政策建议 | 第48-58页 |
(一) 建立和完善城市供水价格管制的法律制度 | 第48-49页 |
(二) 管制体制建设 | 第49-52页 |
1、完善昆明市水务局的管理职能,统管城市涉水事务 | 第49-50页 |
2、加强政府的诚信建设 | 第50页 |
3、加强政府对供水企业成本的约束,规范价格构成 | 第50-51页 |
4、实行以绩效为基础的水价管制并积极引入区域间比较竞争 | 第51-52页 |
(三) 完善监督约束体系 | 第52-53页 |
1、加强对管制机构的管制 | 第52页 |
2、完善价格听证制度 | 第52-53页 |
3、建立信息披露制度 | 第53页 |
(四) 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制定和调整机制 | 第53-56页 |
1、科学确定城市水价的价格水平 | 第53-54页 |
2、提高水资源费标准,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 第54-55页 |
3、逐步提高水利工程水价,合理调整城市供水价格 | 第55页 |
4、完善政府对水价成本的补偿机制 | 第55-56页 |
5、加快推进阶梯式水价制度,促进水价结构合理化 | 第56页 |
(五) 其他配套改革 | 第56-58页 |
1、继续深化供水企业的改革 | 第56-57页 |
2、对昆明市的非法用水采取有效遏制 | 第57-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