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2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第10-12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0页 |
·论文框架 | 第10-11页 |
·资料来源及说明 | 第11页 |
·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国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国内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小结与评述 | 第15-17页 |
第三章 我国现行的涨跌停板制度及国际比较 | 第17-29页 |
·证券市场价格稳定机制概述 | 第17-20页 |
·证券市场价格稳定机制 | 第17-19页 |
·我国证券市场价格稳定机制 | 第19-20页 |
·涨跌停板制度的定义及起源 | 第20页 |
·我国涨跌停板制度的发展 | 第20-23页 |
·股市初建时期的涨跌停板制度(1989-1996 年) | 第21-22页 |
·1996 年至今的涨跌停板制度 | 第22-23页 |
·涨跌停板制度的国际比较 | 第23-25页 |
·美国 | 第23-24页 |
·法国 | 第24页 |
·日本 | 第24-25页 |
·小结 | 第25页 |
·涨跌停板制度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 第25-29页 |
·涨跌停板制度对股票市场的积极作用 | 第26页 |
·涨跌停板制度对股票市场的不利影响 | 第26-27页 |
·小结 | 第27-29页 |
第四章 波动率 | 第29-46页 |
·波动率 | 第29-30页 |
·条件波动率的含义 | 第29-30页 |
·波动率的特征 | 第30页 |
·波动率研究的发展 | 第30-31页 |
·纵向发展历史 | 第30-31页 |
·横向发展概况 | 第31页 |
·波动率模型 | 第31-44页 |
·经典波动率模型 | 第33-34页 |
·条件异方差模型 | 第34-44页 |
·ARMA 模型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涨跌停板制度对股市波动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46-63页 |
·涨跌停板制度对上海股市波动率的影响 | 第46-55页 |
·数据描述 | 第46-48页 |
·样本统计的描述性分析 | 第48-51页 |
·模型的建立与参数估计 | 第51-54页 |
·模型的预测 | 第54-55页 |
·涨跌停板制度对深圳股市波动率的影响 | 第55-63页 |
·数据描述 | 第55-56页 |
·样本统计的描述性分析 | 第56-58页 |
·模型的建立与参数估计 | 第58-61页 |
·模型的预测 | 第61-6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3-65页 |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63-64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