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英文摘要 | 第12-17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7-40页 |
第一章 性别相关基因Sox9、Ftz-F1、P450arom的研究进展 | 第17-40页 |
1 鱼类性别受基因型和环境的影响 | 第17-18页 |
2 性别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8-36页 |
·Sox基因家族 | 第19-23页 |
·Ftz-F1基因 | 第23-33页 |
·类固醇生成因子1(Steroidogenic factor-1) | 第24-30页 |
·肝受体类似物(Liver receptor homolog-1,LRH-1) | 第30-33页 |
·芳香化酶基因 | 第33-36页 |
3 本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36-40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40-110页 |
第二章 黄颡鱼Sox9基因的分离及组织表达 | 第40-68页 |
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40-41页 |
·实验动物 | 第40页 |
·试剂 | 第40页 |
·仪器 | 第40页 |
·引物 | 第40-41页 |
2 方法 | 第41-51页 |
·RNA的抽提 | 第41-42页 |
·RT-PCR | 第42-44页 |
·RACE法原理和实验步骤 | 第44-46页 |
·PCR产物的分离和纯化 | 第46-47页 |
·基因克隆、重组质粒筛选和鉴定 | 第47-48页 |
·序列分析 | 第48页 |
·基因表达 | 第48-50页 |
·荧光定量RT-PCR结果计算方法 | 第50-51页 |
3 结果 | 第51-66页 |
·黄颡鱼Sox9a基因的分离 | 第51-55页 |
·黄颡鱼Sox9a1基因的分离 | 第51-54页 |
·黄颡鱼Sox9a2基因的分离 | 第54-55页 |
·黄颡鱼Sox9的序列分析 | 第55-63页 |
·黄颡鱼Sox9a1和Sox9a2 cDNA的序列比较 | 第55-57页 |
·黄颡鱼Sox9氨基酸的同源性分析 | 第57-63页 |
·Sox9的系统发育 | 第63-65页 |
·黄颡鱼Sox9a1、Sox9a2组织表达 | 第65-66页 |
4 讨论 | 第66-68页 |
第三章 黄颡鱼Ftz-F1基因的分离及组织表达 | 第68-86页 |
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68-69页 |
2 方法 | 第69页 |
3 结果 | 第69-84页 |
·Ad4BP/SF-1的分离以及序列 | 第69-71页 |
·LRH-1的分离以及序列 | 第71-74页 |
·黄颡鱼Ftz-F1的序列分析 | 第74-81页 |
·黄颡鱼Ad4BP/SF-1和LRH-1 cDNA的序列比较 | 第74-76页 |
·黄颡鱼Ftz-F1氨基酸的同源性分析 | 第76-81页 |
·Ftz-F1的系统发育 | 第81-83页 |
·LRH-1组织表达特性 | 第83-84页 |
4 讨论 | 第84-86页 |
第四章 黄颡鱼P450arom基因的分离及组织表达 | 第86-101页 |
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86-87页 |
2 结果 | 第87-99页 |
·黄颡鱼卵巢P450aromA的分离以及序列 | 第87-89页 |
·黄颡鱼脑P450aromB的分离以及序列 | 第89-91页 |
·黄颡鱼P450arom的序列分析 | 第91-97页 |
·黄颡鱼P450aromA和P450aromB cDNA的序列比较 | 第91-93页 |
·黄颡鱼P450arom氨基酸的同源性分析 | 第93-97页 |
·P450arom的系统发育 | 第97-98页 |
·P450aromA、P450aromB组织表达特性 | 第98-99页 |
3 讨论 | 第99-101页 |
第五章 黄颡鱼Sox9、Ftz-F1、P450arom基因在性腺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 | 第101-110页 |
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101-102页 |
2 方法 | 第102页 |
3 结果 | 第102-107页 |
·Sox9a1在脑、肝、肾和性腺的表达水平 | 第102-103页 |
·Sox9a1在精巢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水平 | 第103页 |
·Sox9a1在雌雄鱼性腺发育早期的表达水平 | 第103-104页 |
·Sox9a2在卵巢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水平 | 第104页 |
·LRH-1在雌雄鱼脑、肝、肾和性腺的表达 | 第104-105页 |
·LRH-1在卵巢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量 | 第105-106页 |
·P450aromB在雌雄鱼脑的表达 | 第106页 |
·P450aromB在卵巢不同发育阶段的鱼脑中的表达水平 | 第106-107页 |
·P450aromA在不同发育阶段卵巢的表达 | 第107页 |
4 讨论 | 第107-110页 |
全文结论 | 第110-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25页 |
致谢 | 第125-126页 |
附录1 实验试剂及配置 | 第126-129页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