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前言 | 第11-37页 |
·绪论 | 第11-13页 |
·基于荧光团与受体连结方式的荧光分子探针设计原理 | 第13-17页 |
·荧光团与受体共价连接式探针 | 第13-15页 |
·荧光指示剂置换式探针 | 第15-17页 |
·荧光信号 | 第17-35页 |
·“开-关”模式:基于强度变化的荧光信号 | 第19-22页 |
·“或-或”模式:内标式荧光探针 | 第22-35页 |
·本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 | 第35-37页 |
2 Cu~(2+)比率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以及光谱研究 | 第37-74页 |
·概述 | 第37-38页 |
·探针分子设计 | 第38-41页 |
·合成路线 | 第41-42页 |
·实验部分 | 第42-60页 |
·原料和仪器 | 第42-43页 |
·原料及中间体的合成 | 第43-45页 |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第45-58页 |
·典型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第58页 |
·pH对荧光光谱影响的测定 | 第58-59页 |
·金属离子对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影响的测定 | 第59页 |
·比率荧光检测定量计算 | 第59-6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0-73页 |
·CuBF系列-铜致荧光蓝移 | 第60-66页 |
·CuRF系列-铜致荧光红移 | 第66-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3 Zn~(2+)比率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以及光谱研究 | 第74-91页 |
·概述 | 第74-75页 |
·探针分子设计 | 第75-76页 |
·合成路线 | 第76页 |
·实验部分 | 第76-80页 |
·原料和仪器 | 第76-77页 |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第77-79页 |
·典型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第79页 |
·pH对荧光光谱影响的测定 | 第79页 |
·金属离子对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影响的测定 | 第79-8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0-90页 |
·pH对ZaRF1荧光光谱的影响 | 第80-81页 |
·Zn~(2+)对ZnRF1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影响 | 第81-84页 |
·ZnRF1检测锌离子的选择性 | 第84-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4 Cd~(2+)比率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以及光谱研究 | 第91-104页 |
·概述 | 第91-92页 |
·探针分子设计 | 第92页 |
·合成路线 | 第92-93页 |
·实验部分 | 第93-99页 |
·原料和仪器 | 第93-94页 |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第94-98页 |
·典型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第98-99页 |
·金属离子对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影响的测定 | 第9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9-103页 |
·Cd~(2+)对CdBF1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的影响 | 第99-101页 |
·其他金属离子对CdBF1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的影响 | 第101-103页 |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5 pH比率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以及光谱研究 | 第104-116页 |
·概述 | 第104页 |
·分子设计 | 第104-105页 |
·合成路线 | 第105页 |
·实验部分 | 第105-111页 |
·原料和仪器 | 第105-106页 |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第106-110页 |
·典型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第110-111页 |
·pH对荧光光谱影响的测定 | 第111页 |
·金属离子对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影响的测定 | 第11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11-115页 |
·分子结构计算 | 第111-112页 |
·HF1对pH的识别 | 第112-113页 |
·HF1对金属离子的响应 | 第113-114页 |
·HF2-5对pH和金属离子的响应 | 第114-1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15-116页 |
结论 | 第116-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31页 |
附录A 典型化合物核磁谱图 | 第131-15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55-1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156-157页 |
致谢 | 第157-158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1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