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一、绪论 | 第8-12页 |
(一)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二)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三)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第10-12页 |
二、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节能潜力以及必要性 | 第12-22页 |
(一) 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分析 | 第12-18页 |
(二) 我国建筑节能潜力 | 第18-20页 |
1. 建筑能耗高、能源利用率低 | 第18-19页 |
2. 建设规模大、节能型建筑比例小 | 第19页 |
3. 政府规制缺口大、执行力弱 | 第19-20页 |
(三) 建筑节能研究与推广的必要性 | 第20-22页 |
三、建筑节能“市场失灵”的研究 | 第22-44页 |
(一) “市场失灵”的概念及原理 | 第22-26页 |
(二) 建筑节能“市场失灵”的理论分析 | 第26-35页 |
1. 节能建筑的“外部性”理论分析 | 第27-30页 |
2. 信息不对称导致导致节能建筑交易双方的逆向选择 | 第30-31页 |
3. 信息搜寻成本影响市场参与者选择节能投资 | 第31-32页 |
4. 节能的代价与既得利益分配不当 | 第32-33页 |
5. 建筑节能投资风险高,导致期望回报率高 | 第33页 |
6. 节能建筑市场存在“能效障碍 | 第33-35页 |
(三) 关于节能建筑市场的问卷分析 | 第35-38页 |
(四) 从市场交易的角度研究——我国建筑节能市场失灵的特殊成因 | 第38-44页 |
1. 购房者不愿意买节能建筑——缺乏经济激励 | 第38-39页 |
2. 开发商不愿意卖节能建筑(产品)——缺乏需求激励和政府强制力 | 第39-41页 |
3. 买卖双方有交易意愿情况下,交易仍难以实现——缺乏公信力的维护 | 第41-44页 |
四、政府规制对建筑节能推广的影响分析 | 第44-59页 |
(一) 政府干预与政府失灵 | 第44-45页 |
(二) 政府节能管理模式与经济激励的探究 | 第45-51页 |
1. 能耗评估系统 | 第47-48页 |
2. 节能标准 | 第48-49页 |
3. 能源效率标识 | 第49-50页 |
4. 建筑节能的经济激励政策 | 第50-51页 |
(三) 国外建筑节能政府规制的贡献及其评价 | 第51-59页 |
1. 国外建筑节能政府规制的贡献 | 第51-56页 |
2. 对发达国家政府管理建筑节能的评价 | 第56-59页 |
五、对我国建筑节能政府规制的建议 | 第59-64页 |
(一) 提高建筑节能意识,加强建筑节能工作宣传力度 | 第59页 |
(二) 完善国家建筑节能法规体系 | 第59页 |
(三) 建立相应的权威协调管理机构 | 第59-60页 |
(四) 建立中央财政预算建筑节能政府基金,制定经济鼓励政策 | 第60页 |
(五) 推进供热收费体制改革,制定合理的热价和收费办法 | 第60页 |
(六) 建立国家建筑节能技术产品的评估认证制度 | 第60-61页 |
(七) 建立建筑用能产品强制性能源效率标志制度 | 第61页 |
(八) 大力促进节能技术进步 | 第61-62页 |
(九) 强化中介机构建设,促进建筑节能机制转换 | 第62页 |
(十) 在节能工作中,政府应率先垂范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后记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