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 第1-28页 |
·选题依据及与意义 | 第13-16页 |
·草地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3页 |
·秸秆资源利用现状与前景 | 第13-14页 |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给草业发展提供契机 | 第14-16页 |
·国内外草物料压缩流变学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6-26页 |
·国外草物料压缩流变学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国内草物料压缩流变学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草物料压缩流变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24-26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6-28页 |
·设计、制造草物料压捆试验台 | 第26页 |
·直接压缩过程中流变动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 | 第26-27页 |
·草片移动过程中流变动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 | 第27页 |
·基于均匀设计和统计建模的压捆过程优化试验研究 | 第27-28页 |
2 草物料压捆试验台的设计 | 第28-39页 |
·试验台总体设计 | 第30-31页 |
·压捆室的结构设计 | 第31-32页 |
·可调截面的设计 | 第31-32页 |
·压捆室长度的设计 | 第32页 |
·压捆室支脚的设计 | 第32页 |
·电控装置 | 第32-33页 |
·数据采集分析系统的设计 | 第33-37页 |
·硬件设计 | 第33-35页 |
·软件设计 | 第35-36页 |
·传感器的标定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39页 |
3 草物料直接压缩过程流变动力学研究 | 第39-61页 |
·试验方案 | 第39-41页 |
·传感器的选择和测试方案 | 第39页 |
·试验物料的确定 | 第39-40页 |
·传感器的安装 | 第40-41页 |
·压缩室截面形状尺寸的选择 | 第41页 |
·试验方法 | 第41页 |
·直接压缩过程中草物料的力学性能 | 第41-47页 |
·草物料直接压缩过程中的力信号和位移信号 | 第41-43页 |
·草物料直接压缩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关系 | 第43-47页 |
·不同截面下压缩力与位移、密度比的关系 | 第47-48页 |
·不同截面下压缩草物料对功耗的影响 | 第48-51页 |
·不同截面下直接压缩后草片的应力松弛 | 第51-59页 |
·草物料应变条件下的应力响应 | 第52-53页 |
·直接压缩后草物料应力松弛曲线 | 第53-54页 |
·草物料直接压缩过程中模型转变分析 | 第54-57页 |
·直接压缩后草物料应力松弛模型的建立 | 第57-59页 |
·小结 | 第59-61页 |
4 草片移动过程过程中流变动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第61-80页 |
·试验方案 | 第61-63页 |
·传感器的选择和测试方案 | 第61-62页 |
·传感器的安装 | 第62-63页 |
·试验方法 | 第63页 |
·移动过程中的草片的应力-应变关系 | 第63-65页 |
·不同截面下轴向力沿压捆室长度的内分布规律 | 第65-69页 |
·不同截面下草片在压捆室内密度分布规律 | 第69-73页 |
·草片移动过程中摩擦力和侧压力沿压捆室长度的分布规律 | 第73-76页 |
·草片在压捆室长度上的摩擦力分布规律 | 第74-75页 |
·草片移动过程中压捆室壁的最大侧压力分布规律 | 第75-76页 |
·草片移动过程中轴向最大压缩力的理论分析 | 第76-78页 |
·轴向最大压缩力和侧压力的关系 | 第76-77页 |
·草片移动过程中轴向最大压缩力的理论分析 | 第77-78页 |
·小结 | 第78-80页 |
5 基于均匀设计和统计建模的压捆过程优化试验研究 | 第80-104页 |
·试验方案 | 第81-85页 |
·试验物料和试验装置 | 第81页 |
·传感器的选择与安装 | 第81-82页 |
·试验方法 | 第82-83页 |
·均匀设计 | 第83-85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计算 | 第85-89页 |
·原始数据的预处理 | 第85-86页 |
·数据的分析计算 | 第86-89页 |
·统计建模 | 第89-103页 |
·统计建模方法 | 第89页 |
·偏最小二乘回归 | 第89-90页 |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的数学模型 | 第90-92页 |
·结果分析与优化 | 第92-96页 |
·模型模拟分析 | 第96-103页 |
·小结 | 第103-104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104-106页 |
·结论 | 第104-105页 |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第105-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2页 |
作者简介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