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0-28页 |
·植物次生代谢 | 第10页 |
·植物次生代谢物的功能 | 第10-12页 |
·植物次生代谢物的化学生态学功能 | 第10-11页 |
·植物次生代谢物与作物品质 | 第11-12页 |
·植物次生代谢物的合成途径 | 第12-13页 |
·植物次生代谢基因工程 | 第13-16页 |
·次生代谢途径中关键酶的基因工程 | 第13-15页 |
·次生代谢途径中调节基因或转录因子的基因工程 | 第15-16页 |
·天然Vitamin E | 第16-26页 |
·Vitamin E 简介 | 第16-18页 |
·天然Vitamin E(α-生育酚)的生物合成途径 | 第18-20页 |
·天然Vitamin E 合成的调控 | 第20-24页 |
·Vitamin E 的生物学功能 | 第24-26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6-2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8-55页 |
·实验材料 | 第28-29页 |
·植物材料 | 第28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28页 |
·PCR引物 | 第28-29页 |
·酶及生化试剂 | 第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55页 |
·取材 | 第29页 |
·总RNA 的提取及检测 | 第29-32页 |
·反转录cDNA 第一条链的合成 | 第32-33页 |
·目的基因全长cDNA 的分离 | 第33-39页 |
·Southern杂交分析 | 第39-43页 |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3-47页 |
·农杆菌介导的拟南芥转化 | 第47-51页 |
·拟南芥转基因植株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 | 第51-52页 |
·紫花苜蓿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 第52-5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5-65页 |
·紫花苜蓿尿黑酸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的分离 | 第55-56页 |
·MsHPT1 基因中间片断的分离 | 第55页 |
·MsHPT1 基因3′片段的分离 | 第55-56页 |
·MsHPT1 基因的分离 | 第56页 |
·MsHPT1 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特征分析 | 第56-61页 |
·MsHPT1 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分析 | 第56-58页 |
·MsHPT1 序列同源性比较分析 | 第58-60页 |
·MsHPT1 基因表达产物的二级结构预测分析 | 第60-61页 |
·MsHPT1 基因的Southern 杂交分析 | 第61-62页 |
·MsHPT1 正义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功能分析 | 第62-63页 |
·苜蓿转化体系的建立 | 第63-65页 |
·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 | 第63-64页 |
·胚性愈伤组织的分化 | 第64页 |
·紫花苜蓿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 第64-65页 |
4 讨论 | 第65-68页 |
·MsHPT1 基因序列特征分析 | 第65页 |
·MsHPT1 基因在转基因拟南芥中的功能分析 | 第65-66页 |
·苜蓿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 第66-68页 |
·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 | 第66页 |
·胚性愈伤组织的分化 | 第66-68页 |
5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8页 |
附录 | 第78-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