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 第1-13页 |
| 一 我国药品市场不正当竞争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 第13-22页 |
| (一) 药品市场的特性 | 第13-15页 |
| (二) 药品市场化的利与弊 | 第15-20页 |
| 1、药品市场化之利 | 第15-17页 |
| 2、药品市场化之弊 | 第17-20页 |
| (三) 我国药品市场法律规制的现状 | 第20-22页 |
| 二 药品市场不正当竞争法律规制的理论基础 | 第22-28页 |
| (一) 市场失灵理论 | 第22-25页 |
| 1、优越的市场经济只是一种理想 | 第22-23页 |
| 2、市场失灵的主要内容 | 第23-24页 |
| 3、药品市场失灵分析 | 第24-25页 |
| (二) 政府失灵理论 | 第25-27页 |
| 1、政府失灵的主要内容 | 第25-26页 |
| 2、药品市场政府监管的失败 | 第26-27页 |
| (三)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社会本位倾向 | 第27-28页 |
| 1、社会本位的司法理念与我国利益多元化社会的契合 | 第27页 |
| 2、反不正当竞争法自产生开始就有社会本位倾向 | 第27-28页 |
| 3、对药品市场的法律规制必须以社会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 | 第28页 |
| 三 国外药品市场不正当竞争法律规制比较研究 | 第28-35页 |
| (一) 国外药品市场现状 | 第28-31页 |
| (二) 国外药品市场不正当竞争法律规制体系 | 第31-32页 |
| (三) 国外药品市场不正当竞争法律规制的经验总结 | 第32-35页 |
| 1、市场准入制度 | 第32-33页 |
| 2、药品注册制度 | 第33页 |
| 3、药品价格管制 | 第33-34页 |
| 4、医药分业体制 | 第34页 |
| 5、药品广告限制 | 第34页 |
| 6、非政府组织的监管 | 第34-35页 |
| 四 我国药品市场不正当竞争法律规制体系的完善与建构 | 第35-48页 |
| (一) WTO法律原则的适用 | 第35-36页 |
| (二) 已有制度的完善 | 第36-43页 |
| 1、药品注册制度 | 第37-38页 |
| 2、专利保护制度 | 第38-39页 |
| 3、价格控制机制 | 第39-41页 |
| 4、药品检验制度 | 第41-42页 |
| 5、药品广告规范制度 | 第42-43页 |
| (三) 未有制度的建构 | 第43-48页 |
| 1、非专利药品上市制度 | 第43-44页 |
| 2、医药分业体制 | 第44页 |
| 3、信息公开制度 | 第44-45页 |
| 4、非政府组织制度 | 第45-46页 |
| 5、网上药品交易制度 | 第46页 |
| 6、政府依法干预制度 | 第46-48页 |
| 结论 | 第48-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4-55页 |
| 承诺书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