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IPV6及网络安全综述 | 第1-17页 |
| ·IPv4局限性及IPv6引入 | 第9-10页 |
| ·国内外IPv6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0-13页 |
| ·目前IPv6的实验网络情况 | 第10-12页 |
| ·中国的IPv6实验室网开展情况 | 第12-13页 |
| ·网络安全综述 | 第13-15页 |
| ·本课题具有的研究及具体意义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入侵检测系统概述 | 第17-29页 |
| ·入侵检测的定义 | 第17页 |
| ·入侵检测系统的功能 | 第17-18页 |
| ·公共入侵检测框架CIDF | 第18-19页 |
| ·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及各自的优缺点 | 第19-22页 |
| ·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 | 第20-21页 |
| ·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点及不足 | 第21-22页 |
| ·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特点与自身安全性分析 | 第22-26页 |
| ·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 | 第23-24页 |
| ·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实例 | 第24-25页 |
| ·现有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局限性 | 第25-26页 |
| ·主要入侵检测方法概述 | 第26-29页 |
| ·静态配置分析 | 第26页 |
| ·异常性检测方法 | 第26-27页 |
| ·基于行为的检测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移动代理技术及其在入侵检测中的应用 | 第29-46页 |
| ·移动代理技术 | 第29-42页 |
| ·移动代理定义 | 第29-30页 |
| ·移动代理的体系结构 | 第30页 |
| ·移动代理的特点 | 第30-32页 |
| ·IBM Aglet | 第32-40页 |
| ·ATP通信协议 | 第40-42页 |
| ·代理技术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实例 | 第42-46页 |
| ·IDA(Intrusion Detection Agent System) | 第42页 |
| ·AAFID(Autonomous Agents For Intrusion) | 第42-43页 |
| ·MAIDS(Mobile Agent Intrusion Detection) | 第43-44页 |
| ·Intelligent Agents for Intrusion Detection(基于智能代理的入侵检测) | 第44页 |
| ·JAM(Java Agents for Meta-Learning) | 第44-46页 |
| 第四章 基于异常报文的系统扫描检测 | 第46-55页 |
| ·系统扫描 | 第46-50页 |
| ·扫描原理 | 第46-47页 |
| ·扫描分类 | 第47-49页 |
| ·现有检测算法 | 第49-50页 |
| ·异常报文检测算法 | 第50-54页 |
| ·TCP标记异常报文检测 | 第51-52页 |
| ·算法实现 | 第52-54页 |
| ·报警处理 | 第54-55页 |
| 第五章 系统的实现 | 第55-69页 |
| ·总体框架 | 第55-59页 |
| ·实验环境的搭建 | 第56-59页 |
| ·数据采集子系统 | 第59-66页 |
| ·数据管理子系统 | 第66-67页 |
| ·实时监控子系统 | 第67-68页 |
| ·离线查询子系统 | 第68-69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69-71页 |
| ·系统综合评价 | 第69-70页 |
| ·系统的应用前景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