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 ·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 第12-18页 |
| ·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的分类 | 第12-14页 |
| ·数字音频编解码标准简介 | 第14-18页 |
| ·论文的组织结构和主要研究工作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ENHANCED AACPLUS编解码技术研究 | 第19-41页 |
| ·ENHANCED AACPLUS简介 | 第19-21页 |
| ·Enhanced aacPlus编码器结构 | 第20-21页 |
| ·Enhanced aacPlus解码器结构 | 第21页 |
| ·MPEG-4 AAC LC主要算法模块 | 第21-33页 |
| ·MPEG-4 AAC LC编解码流程 | 第22-24页 |
| ·心理声学模型 | 第24-27页 |
| ·滤波器组 | 第27-28页 |
| ·时域噪声整形 | 第28-30页 |
| ·联合立体声编码 | 第30-31页 |
| ·感知噪声替代 | 第31-32页 |
| ·量化、熵编码和比特分配 | 第32-33页 |
| ·比特流复用 | 第33页 |
| ·频带复制技术 | 第33-37页 |
| ·传统感知音频编码的局限 | 第33-34页 |
| ·SBR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34-35页 |
| ·SBR的编码过程 | 第35-36页 |
| ·SBR的解码过程 | 第36-37页 |
| ·参数立体声编码技术 | 第37-41页 |
| ·联合立体声编码技术的缺陷 | 第37-38页 |
| ·PS编码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38-41页 |
| 第三章 ENHANCED AACPLUS编解码算法的优化设计 | 第41-57页 |
| ·AAC算法的优化和改进 | 第41-52页 |
| ·心理声学模型的改进 | 第41-43页 |
| ·MDCT和IMDCT快速算法 | 第43-44页 |
| ·量化模块的改进 | 第44-49页 |
| ·Huffman编解码算法的优化 | 第49-52页 |
| ·低能量频带复制工具 | 第52-53页 |
| ·基于QMF的PS实现 | 第53-57页 |
| ·正交镜像滤波器组 | 第54-55页 |
| ·混合滤波器组 | 第55-57页 |
| 第四章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57-65页 |
| ·感知编解码器的性能评价方法 | 第57-59页 |
| ·主观音质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59-65页 |
| ·测试序列及测试码流生成 | 第59页 |
| ·测试结果和分析 | 第59-65页 |
| 结束语 | 第65-67页 |
| 致谢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