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晶体光纤参量放大的研究
第一章 概述 | 第1-14页 |
·光纤通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0-12页 |
·光纤通讯的现状 | 第10-11页 |
·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光纤参量放大器的应用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光纤中耦合光传输的基本理论 | 第14-25页 |
·光纤的损耗及色散 | 第14-15页 |
·光纤的非线性特性 | 第15-16页 |
·麦克斯韦方程组 | 第16-17页 |
·四波混频耦合方程组 | 第17-22页 |
·相位匹配技术 | 第22-25页 |
·物理机理 | 第22-23页 |
·单模光纤中的相位匹配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光子晶体光纤简介 | 第25-30页 |
·光子晶体光纤产生的背景 | 第25-26页 |
·光子晶体光纤的导光机制 | 第26页 |
·光子晶体光纤的特性 | 第26-28页 |
·光子晶体光纤的制备 | 第28-29页 |
·光子晶体光纤的应用前景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光纤参量放大 | 第30-43页 |
·光纤参量放大相敏特性 | 第30-32页 |
·光纤参量放大增益 | 第32-34页 |
·光纤参量放大增益带宽 | 第34-37页 |
·仿真模拟 | 第37-43页 |
·光纤零色散波长在1550nm附近 | 第37-42页 |
·光纤零色散波长在780nm附近 | 第42-43页 |
第五章 光纤参量放大器中泵浦与光纤长度的选取 | 第43-47页 |
·强非线性色散位移光纤 | 第43-45页 |
·光子晶体光纤 | 第45-47页 |
第六章 光纤参量放大器的优化设计 | 第47-54页 |
·泵浦抖动对闲频光展宽的抑制 | 第47-48页 |
·光纤参量放大器的优化设计 | 第48-54页 |
·相位补偿设计 | 第48-49页 |
·光子晶体光纤中参量放大的仿真模拟 | 第49-54页 |
总结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附录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作的工作及研究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