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绪论 | 第1-14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软土路基固结理论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软土路基沉降计算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本文研究的目的、思路和内容 | 第12-14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 2 软土路基固结变形特性研究 | 第14-33页 |
| ·软土路基的固结沉降机理 | 第14-15页 |
| ·考虑渗流的软土蠕变固结特性 | 第15-29页 |
| ·软土蠕变变形特性 | 第15-16页 |
| ·软土蠕变本构模型 | 第16-18页 |
| ·软土粘塑性蠕变模型 | 第18-24页 |
| ·软土蠕变-固结模型 | 第24-29页 |
| ·软土渗流蠕变变形机理分析 | 第29页 |
| ·软土路基固结沉降过程的侧向位移 | 第29页 |
| ·软土路基沉降过程的非饱和状态分析 | 第29-31页 |
| ·非饱和土基本特性 | 第29-30页 |
| ·软土固结过程中的非饱和状态分析 | 第30-31页 |
| ·K29+000断面路基固结过程的非饱和状态分析 | 第31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31-33页 |
| 3 基于砂井处理方法的路基变形规律现场监测 | 第33-40页 |
| ·砂井路基处理方法 | 第33-35页 |
| ·砂井路基 | 第33-34页 |
| ·砂井施工工艺 | 第34-35页 |
| ·砂井处理方法效果评价 | 第35-39页 |
| ·监测项目及监测点布置 | 第35-36页 |
| ·K29+000断面路基变形现场监测结果分析 | 第36-39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39-40页 |
| 4 软土路基蠕变变形规律 FLAC-3D分析 | 第40-49页 |
| ·计算思路 | 第40页 |
| ·模型建立 | 第40-42页 |
| ·参数确定 | 第42-43页 |
| ·软土初始状态力学参数 | 第42页 |
| ·考虑砂井加固作用的软土力学参数 | 第42-43页 |
| ·路基变形 FLAC-3D蠕变计算 | 第43-48页 |
| ·初始地应力的模拟 | 第43页 |
| ·分级加载过程模拟 | 第43-48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48-49页 |
| 5 考虑渗流的软土路基蠕变变形规律 FLAC-3D分析 | 第49-64页 |
| ·考虑渗流的有限差分理论 | 第49-53页 |
| ·FLAC-3D渗流计算的方法及特点 | 第49页 |
| ·渗流模型 | 第49-53页 |
| ·路基变形 FLAC-3D渗流蠕变计算 | 第53-60页 |
| ·建模及边界条件 | 第53-54页 |
| ·参数确定 | 第54页 |
| ·初始地应力及初始孔隙压力的计算 | 第54-55页 |
| ·计算结果 | 第55-60页 |
| ·结果分析 | 第60-63页 |
| ·侧向和竖向位移计算结果分析 | 第60-62页 |
| ·超孔隙压力变化趋势分析 | 第62-63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63-64页 |
| 6 结论 | 第64-66页 |
| ·结论 | 第64页 |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4-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 附录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