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消息交换体系结构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 第1章 绪论 | 第1-15页 |
| ·即时消息交换概述 | 第8-10页 |
| ·即时消息交换简史 | 第8页 |
| ·即时消息交换的优点 | 第8-9页 |
| ·对即时消息交换的需求 | 第9-10页 |
| ·即时消息交换技术的现状及面临的安全问题 | 第10-13页 |
| ·即时消息交换技术的现状 | 第10页 |
| ·即时消息传递面临的安全威胁 | 第10-13页 |
| ·本文贡献 | 第13-14页 |
| ·内容组织 | 第14-15页 |
| 第2章 IM系统分析 | 第15-23页 |
| ·IM通信模型 | 第15-17页 |
| ·Client-server即时消息传递系统 | 第15-16页 |
| ·Peer-to-peer即时消息传递系统 | 第16-17页 |
| ·IMPP体系结构 | 第17-22页 |
| ·约定 | 第17页 |
| ·IMPP系统模型 | 第17-18页 |
| ·IMPP SERVER | 第18-19页 |
| ·IMPP CLIENT | 第19页 |
| ·工作过程 | 第19-22页 |
| ·本章小节 | 第22-23页 |
| 第3章 基于主动数据库的IM体系结构 | 第23-31页 |
| ·主动数据库概述 | 第23-25页 |
| ·主动数据库系统结构 | 第23-24页 |
| ·主动规则 | 第24页 |
| ·主动数据库实现途径 | 第24-25页 |
| ·主动数据库在IM中的应用模型 | 第25-27页 |
| ·aDBS在IM中的应用体系 | 第25-26页 |
| ·系统工作流程 | 第26-27页 |
| ·IM中主动数据库功能及实现 | 第27-30页 |
| ·主动功能 | 第27-28页 |
| ·主动功能实现 | 第28-30页 |
| ·本章小节 | 第30-31页 |
| 第4章 一种改进的即时消息传递系统认证方案 | 第31-38页 |
| ·当前IM系统认证方案的不足 | 第31页 |
| ·S/Key口令协议及其安全性分析 | 第31-33页 |
| ·S/Key口令协议 | 第32页 |
| ·S/Key协议分析与改进 | 第32-33页 |
| ·一种改进的IM系统认证方案 | 第33-36页 |
| ·单向哈希函数 | 第34页 |
| ·一种改进的IM系统认证方案 | 第34-36页 |
| ·方案分析 | 第36-37页 |
| ·安全性分析 | 第36页 |
| ·效能分析 | 第36-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5章 基于富客户端技术的IM系统实现方案 | 第38-48页 |
| ·富客户端技术 | 第38-44页 |
| ·富客户端技术定义 | 第38页 |
| ·富客户端技术简史 | 第38-39页 |
| ·系统模型 | 第39-40页 |
| ·工作原理 | 第40-44页 |
| ·安全机制 | 第44页 |
| ·IM系统富客户端技术设计方案 | 第44-47页 |
| ·富客户端技术的现实需求 | 第44-45页 |
| ·富客户端技术方案 | 第45-47页 |
| ·富客户端技术方案的实现模型 | 第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6章 系统原型的实现与测试 | 第48-62页 |
| ·消息服务器的实现 | 第48-55页 |
| ·服务器的功能模块 | 第48-51页 |
| ·数据表结构 | 第51-54页 |
| ·消息服务器的实体 | 第54-55页 |
| ·富客户端的实现 | 第55-59页 |
| ·TMsg | 第55-56页 |
| ·TMsgList | 第56页 |
| ·TMsgRefr | 第56-57页 |
| ·TMsgExch | 第57-59页 |
| ·消息服务器性能测试 | 第59-62页 |
| 第7章 结束语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