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导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委托理财的基本法律问题界定 | 第13-21页 |
第一节 委托理财的概念探析 | 第13-17页 |
一、委托理财的广义概念 | 第13-14页 |
二、委托理财的狭义概念 | 第14-17页 |
第二节 委托理财的法律特征 | 第17-19页 |
一、委托理财的主体 | 第17-18页 |
二、委托理财的标的 | 第18页 |
三、委托理财的资金投向 | 第18页 |
四、委托理财中的特殊条款 | 第18-19页 |
第三节 委托理财的基本分类 | 第19-21页 |
一、以外延所涉范畴广狭不同进行的分类 | 第19-20页 |
二、以委托主体不同进行的分类 | 第20页 |
三、以受托主体不同进行的分类 | 第20页 |
四、以资金募集方式不同进行的分类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委托理财的法律性质辨析 | 第21-36页 |
第一节 委托理财法律性质的学说辨析 | 第22-27页 |
一、委托代理说辨析 | 第22-23页 |
二、行纪说辨析 | 第23-24页 |
三、借贷说辨析 | 第24-26页 |
四、合伙说辨析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委托理财法律性质之信托解读 | 第27-35页 |
一、信托概述 | 第27-29页 |
二、委托理财法律性质之信托说与非信托说观点碰撞 | 第29-30页 |
三、从应然的角度讲委托理财应归于信托范畴 | 第30-32页 |
四、从实然的角度讲委托理财应归于信托范畴 | 第32-35页 |
第三节 委托理财法律性质之“权宜解释”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委托理财的实务困惑分析 | 第36-50页 |
第一节 委托理财合同中“保底条款”的法律效力分析 | 第36-47页 |
一、保底条款的概念及表现形式 | 第37-38页 |
二、保底条款法律效力的学说解读 | 第38-41页 |
三、保底条款法律效力的具体认定(上) | 第41-42页 |
四、保底条款法律效力的具体认定(下) | 第42-45页 |
五、保底条款法律效力的辨证分析 | 第45-47页 |
第二节 委托理财中的三方监管协议 | 第47-50页 |
一、三方监管协议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 第47-48页 |
二、三方监管协议的法律性质与监管人的法律地位 | 第48-49页 |
三、监管人的监管职责 | 第49页 |
四、监管人的强行平仓权 | 第49-50页 |
第四章 从立法和金融监管的视角看我国委托理财法律环境的完善 | 第50-57页 |
第一节 委托理财对我国现行法的挑战 | 第50-52页 |
一、委托理财对我国现行信托法框架下受托主体的挑战 | 第50-51页 |
二、委托理财对我国金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立法模式的挑战 | 第51-52页 |
第二节 委托理财对我国金融监管的挑战 | 第52-53页 |
一、委托理财对我国金融监管标准不统一的挑战 | 第52-53页 |
二、委托理财对我国金融分业监管体制的挑战 | 第53页 |
第三节 对完善我国委托理财法律环境的几点看法 | 第53-57页 |
一、从国家立法层面完善我国委托理财法律环境 | 第53-55页 |
二、从监管部门层面完善我国委托理财法律环境 | 第55页 |
三、从司法层面完善我国委托理财法律环境 | 第55-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后记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