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视场有增益光学系统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8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选题的意义 | 第11页 |
| ·激光探测告警设备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11-17页 |
| ·激光告警设备的组成及要求 | 第11-12页 |
| ·激光探测告警光学系统分类 | 第12-13页 |
| ·激光探测告警设备先进技术及发展趋势 | 第13-17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激光辐射探测光学系统 | 第18-33页 |
| ·凝视型激光辐射探测光学系统 | 第18-21页 |
| ·传感器阵列激光告警系统 | 第18-19页 |
| ·光学天线阵列激光告警系统 | 第19-20页 |
| ·凝视型激光告警器警戒区域划分 | 第20页 |
| ·光学单元视场计算 | 第20-21页 |
| ·激光告警中的信号探测 | 第21-23页 |
| ·激光信号的探测 | 第21-22页 |
| ·激光告警中的距离方程 | 第22-23页 |
| ·光学增益 | 第23页 |
| ·激光辐射探测光学系统的特点及要求 | 第23-25页 |
| ·激光辐射探测光学系统的特点 | 第23-24页 |
| ·激光辐射探测光学系统的要求 | 第24-25页 |
| ·典型宽视场有增益光学单元 | 第25-32页 |
| ·场镜 | 第25-27页 |
| ·场镜的作用 | 第25-26页 |
| ·场镜的参数计算 | 第26-27页 |
| ·场镜的光学增益 | 第27页 |
| ·光锥 | 第27-28页 |
| ·浸没透镜 | 第28-31页 |
| ·浸没透镜的作用 | 第28页 |
| ·浸没透镜的光学增益 | 第28-29页 |
| ·浸没透镜的使用限制 | 第29-31页 |
| ·光阑移动法 | 第31-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宽视场有增益光学系统初始设计 | 第33-45页 |
| ·光学自动设计 | 第33-37页 |
| ·常用的光学设计软件 | 第34-35页 |
| ·基本概念 | 第35-37页 |
| ·红外光学材料与光学薄膜 | 第37-39页 |
| ·红外光学材料的选择 | 第37-38页 |
| ·镀增透膜增加透过率 | 第38-39页 |
| ·初始设计方案 | 第39-43页 |
| ·主要技术指标及材料选择 | 第39-41页 |
| ·确定初始结构 | 第41页 |
| ·结构优化 | 第41-43页 |
| ·系统光学增益计算 | 第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 第四章 宽视场有增益光学系统的研究 | 第45-53页 |
| ·反远距结构的设计方案 | 第45-48页 |
| ·反远距物镜 | 第45-46页 |
| ·反远距方案设计 | 第46-47页 |
| ·光学增益计算及分析 | 第47-48页 |
| ·像方远心结构的设计方案 | 第48-51页 |
| ·像方远心系统 | 第48-49页 |
| ·像方远心方案设计 | 第49-51页 |
| ·光学增益计算及分析 | 第51页 |
| ·光学单元阵列分布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五章 实验系统 | 第53-56页 |
| ·实验系统的构建 | 第53-54页 |
| ·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第54-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 ·主要工作及结论 | 第56-57页 |
| ·工作展望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