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民营制造企业快速成长行为模式探讨
1 绪论 | 第1-11页 |
1.1 问题提出 | 第6-7页 |
1.2 研究主题与思路 | 第7-8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8-10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0-11页 |
2 企业快速成长行为模式研究综述 | 第11-24页 |
2.1 企业成长基础研究综述 | 第11-17页 |
2.1.1 企业成长与企业快速成长概念界定 | 第11页 |
2.1.2 企业成长理论综述 | 第11-17页 |
2.2 企业行为模式综述 | 第17-23页 |
2.2.1 企业资源发掘行为文献综述 | 第17-21页 |
2.2.2 企业能力建构行为文献综述 | 第21-23页 |
2.3 企业快速成长理论综述 | 第23-24页 |
3 分析模型的构建和验证方案设计 | 第24-36页 |
3.1 理论分析模型的构建 | 第24-30页 |
3.1.1 有形资源发掘行为 | 第25-26页 |
3.1.2 无形资源发掘行为 | 第26-27页 |
3.1.3 建构行为 | 第27-30页 |
3.2 研究方法设计 | 第30-36页 |
3.2.1 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的原因 | 第30-32页 |
3.2.2 案例研究设计 | 第32-36页 |
4 宁波波导股份案例研究 | 第36-59页 |
4.1 研究对象情况 | 第36-37页 |
4.1.1 宁波波导股份简介 | 第36页 |
4.1.2 选取波导原因 | 第36-37页 |
4.2 波导快速成长的具体行为特征 | 第37-56页 |
4.2.1 有形资源的发掘行为 | 第37-38页 |
4.2.2 无形资源的发掘行为 | 第38-47页 |
4.2.3 创新行为 | 第47-54页 |
4.2.3 模仿行为 | 第54-56页 |
4.3 行为模式总结 | 第56-59页 |
5 宁波新海电气股份案例研究 | 第59-78页 |
5.1 研究对象情况 | 第59-60页 |
5.1.1 宁波新海股份简介 | 第59页 |
5.1.2 选取新海股份原因 | 第59-60页 |
5.2 新海的具体行为特征 | 第60-74页 |
5.2.1 有形资源的发掘行为 | 第60-63页 |
5.2.2 无形资源发掘行为 | 第63-71页 |
5.2.3 创新行为 | 第71-74页 |
5.2.4 模仿行为 | 第74页 |
5.3 行为模式总结 | 第74-78页 |
6 华东医药股份案例研究 | 第78-92页 |
6.1.研究对象情况 | 第78-79页 |
6.1.1 研究对象简介 | 第78页 |
6.1.2 选取华东医药股份原因 | 第78-79页 |
6.2 华东制药快速成长具体行为特征 | 第79-88页 |
6.2.1 有形资源的发掘行为 | 第79页 |
6.2.2 无形资源的发掘行为 | 第79-81页 |
6.2.3 创新行为 | 第81-88页 |
6.2.4 模仿行为 | 第88页 |
6.2.5 复制行为 | 第88页 |
6.3 行为模式总结 | 第88-92页 |
7 案例比较分析 | 第92-104页 |
7.1 有形资源发掘行为比较分析 | 第92-94页 |
7.2 无形资源发掘行为比较分析 | 第94-96页 |
7.3 创新行为比较分析 | 第96-100页 |
7.4 模仿行为总结 | 第100-102页 |
7.5 复制行为分析总结 | 第102-104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104-112页 |
8.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104-106页 |
8.1.1 共性结论 | 第104-105页 |
8.1.2 差异性结论 | 第105-106页 |
9.2 对后起企业的启示 | 第106-110页 |
9.2.1 有形资源的发掘行为 | 第106-107页 |
9.2.2 无形资源的发掘行为 | 第107-108页 |
9.2.3 创新行为 | 第108-109页 |
9.2.4 模仿行为 | 第109页 |
9.2.5 复制行为 | 第109-110页 |
9.3 本研究的不足及研究展望 | 第110-112页 |
9.3.1 研究不足 | 第110页 |
9.3.2 研究展望 | 第110-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7页 |
附录一 访谈企业相关文献资料清单 | 第117-120页 |
附录二 访谈企业主要人员名单 | 第120-122页 |
附录三 访谈提纲 | 第122-123页 |
致谢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