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前言 | 第8-9页 |
第一部分《内经》论得气 | 第9-23页 |
1 气至而有效 | 第9-16页 |
2 得气 | 第16-19页 |
3 候气 | 第19-20页 |
4 守气 | 第20-21页 |
5 中气穴,则针游于巷 | 第21页 |
6 治神 | 第21-22页 |
7 小结 | 第22-23页 |
第二部分 《难经》论得气 | 第23-26页 |
1 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 | 第23-24页 |
2 得气 | 第24-25页 |
3 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部分 历代对得气的认识 | 第26-41页 |
1 魏晋时期 | 第26页 |
2 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 | 第26-28页 |
3 两宋时期 | 第28页 |
4 金元时期 | 第28-33页 |
5 明代 | 第33-36页 |
6 清代、民国和近现代 | 第36-39页 |
7 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部分 结语 | 第41-44页 |
1 气至而有效 | 第41页 |
2 得气 | 第41-42页 |
3 问题及对策 | 第42-43页 |
4 展望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个人简历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