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棉论文

彩色棉纤维色素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及CHI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1-24页
   ·天然彩色棉的研究进展第11-17页
     ·类黄酮类色素物质第11-13页
       ·植物体色素的种类第11页
       ·类黄酮类化合物的种类第11-12页
       ·类黄酮化合物的生物合成第12-13页
     ·彩色棉色素物质的研究第13-14页
     ·彩色棉色素物质的形成和积累第14-17页
       ·彩色棉纤维的发育特点第14-15页
       ·彩色棉色素的形成和沉积部位第15页
       ·彩色棉纤维颜色的遗传控制第15-16页
       ·彩色棉纤维颜色形成的分子机理研究第16-17页
     ·天然彩色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第17页
   ·基因芯片技术的应用第17-20页
     ·cDNA芯片技术的原理第18页
     ·cDNA芯片技术的制作第18-19页
     ·cDNA芯片的应用第19-20页
       ·在生物生长发育研究上的应用第19页
       ·在生物进化和分类研究上的应用第19页
       ·在基因表达调控研究上的应用第19-20页
       ·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第20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第20-22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原理第20-21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分类第21-22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在植物基因表达分析中的应用第22页
       ·对植物基因表达细微变化的分析第22页
       ·基因芯片和DD-PCR结果的验证第22页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2-24页
第二部分 利用cDNA芯片技术筛选彩色棉色素相关基因第24-35页
   ·实验材料第24页
   ·试验方法第24-26页
     ·芯片制作第24-25页
     ·芯片质量控制第25页
     ·芯片数据的分析第25-26页
       ·表达基因的筛选第25-26页
       ·差异基因的筛选第26页
       ·利用MAS系统对筛选出来的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6页
   ·结果与分析第26-32页
     ·差异表达基因的获得第26-27页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第27-31页
     ·色素相关基因的获取第31-32页
   ·本章结论第32页
   ·讨论第32-35页
     ·芯片的设计第32页
     ·cDNA芯片技术筛选差异基因第32-33页
     ·差异基因与彩色棉色素的关系第33-35页
第三部分 色素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分析第35-49页
   ·实验材料第35页
     ·植物材料第35页
     ·实验主要仪器第35页
     ·实验主要试剂第35页
   ·试验方法第35-40页
     ·棉花纤维总RNA的提取第35-38页
     ·cDNA合成第38页
     ·引物设计第38页
     ·标准曲线的制备第38-39页
     ·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及程序第39-40页
   ·结果与分析第40-46页
     ·RNA质量检测第40页
     ·荧光定量PCR特异性和重复性第40-41页
     ·标准曲线的制作第41-42页
     ·差异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第42-44页
     ·其他色素相关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第44-46页
   ·本章小结第46页
   ·讨论第46-49页
     ·色素合成时期第46-47页
     ·材料来源与色素基因表达的关系第47页
     ·天然彩色棉色素物质的分析第47-49页
第四部分 彩棉查尔酮异构酶(CHI)全长的克隆与分析第49-68页
   ·实验材料第49-50页
     ·植物材料第49页
     ·实验菌株与质粒第49页
     ·实验主要仪器第49-50页
     ·实验主要试剂第50页
   ·试验方法第50-58页
     ·棉花基因组DNA的提取第50-52页
     ·CHI基因片段的克隆第52页
       ·特异引物的设计第52页
       ·PCR反应体系第52页
       ·PCR反应程序第52页
     ·CHI侧翼序列的克隆第52-55页
       ·特异引物的设计第52-53页
       ·Genome Walker~(TM)文库的构建第53-54页
       ·巢式PCR扩增第54-55页
     ·PCR产物的回收与纯化第55-56页
     ·PCR产物的连接和转化第56-58页
       ·PCR产物连接第56页
       ·大肠杆菌细胞的转化第56-57页
       ·筛选阳性克隆第57页
       ·测序第57-58页
   ·结果与分析第58-65页
     ·DNA的提取第58页
     ·CHI基因片段序列获得第58页
     ·CHI下游侧翼序列的获得第58-59页
     ·CHI上游启动子序列的获得第59页
     ·CHI基因DNA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59-65页
       ·CHI基因全长序列的获得及分析第59-60页
       ·CHI蛋白结构分析及进化研究第60-64页
       ·CHI基因启动子分析第64-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讨论第66-68页
     ·CHI基因分子结构与功能第66页
     ·CHI基因启动子结构预测第66-68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致谢第74-75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四川几种竹叶部微生物区系研究
下一篇:玉米与四倍体多年生类玉米不同倍性杂种的创制与遗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