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的改进遗传算法及其程序实现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1页 |
1 绪论 | 第11-18页 |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概况 | 第12-16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2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 第18-31页 |
·遗传算法的起源和基本原理 | 第18-20页 |
·遗传算法的优缺点 | 第20-22页 |
·遗传算法的编码策略与操作算子 | 第22-29页 |
·编码(encoding) | 第23-24页 |
·适应度函数 | 第24页 |
·选择(selection) | 第24-26页 |
·交叉(crossover) | 第26-27页 |
·变异(mutation) | 第27-28页 |
·遗传算法的控制参数 | 第28-29页 |
·遗传算法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情况 | 第29-31页 |
3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的数学模型 | 第31-38页 |
·传统的静态优化模型 | 第31-32页 |
·其他静态无功优化数学模型简介 | 第32-33页 |
·动态优化模型 | 第33-38页 |
·动态无功优化时段耦合的数学模型 | 第33-34页 |
·动态无功优化时段解耦的数学模型 | 第34-38页 |
4 针对无功优化问题的改进遗传算法 | 第38-48页 |
·编码方式 | 第38-40页 |
·选择方式 | 第40页 |
·交叉算子 | 第40页 |
·变异算子 | 第40-41页 |
·潮流计算处理 | 第41-44页 |
·对算法的测试 | 第44-48页 |
·测试1 | 第44-45页 |
·测试2 | 第45-48页 |
5 应用软件的开发 | 第48-55页 |
·软件的基本功能与系统结构 | 第48-50页 |
·软件系统的通信 | 第50-52页 |
·通信协议选择 | 第50-51页 |
·通信规约选择 | 第51页 |
·DMIS 与SCADA 系统的接口 | 第51-52页 |
·无功优化计算程序的设计思路 | 第52-54页 |
·数据库结构 | 第52页 |
·组件化和混合编程 | 第52-53页 |
·面向对象的图形编程 | 第53-54页 |
·人工干预 | 第54-55页 |
6 改进遗传算法在某电网无功优化的应用实例 | 第55-61页 |
·电网概况 | 第55页 |
·计算参数的选择 | 第55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5-61页 |
7 结论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66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