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第11-17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1-17页 |
·农民工问题与中国社会转型 | 第11-14页 |
·大众媒体与“农民工” | 第14-16页 |
·话语分析:新闻传播研究的新路径 | 第16-17页 |
2. 研究问题 | 第17页 |
二、理论框架与文献回顾 | 第17-23页 |
1. 批判话语理论与新闻话语 | 第17-18页 |
2. 话语分析相关研究述评 | 第18-21页 |
·国外话语分析的发展综述 | 第18-20页 |
·国内话语分析的发展综述 | 第20-21页 |
3. 农民工报道相关研究述评 | 第21-23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23-27页 |
1. 研究对象 | 第23-24页 |
2. 文本选取 | 第24-26页 |
3. 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四、研究发现 | 第27-37页 |
1. 农民工话语变迁的微观维度 | 第27-32页 |
·农民工的媒体表述:抽象的“劳动因子”-弱势的“外来族群”- 立体的“人” | 第27-29页 |
·农民工与城市的关系:清退对象-城市边缘人-新市民 | 第29-30页 |
·农民工的公共表达:话语缺失-被选择话语-主动设置话语 | 第30-32页 |
2. 农民工话语变迁的宏观趋势 | 第32-37页 |
·官方政治话语的的淡出到社会话语的渗透 | 第33-34页 |
·从一元强势话语到多元话语交融 | 第34-36页 |
·新闻专业主义话语的发展 | 第36-37页 |
五、反思与探讨 | 第37-44页 |
1. 新闻话语生产场域中的力量 | 第37-42页 |
·场内的主导力量——媒体与意识形态环境的互动 | 第38-39页 |
·场域的外部力量——媒体市场化格局的促动 | 第39-40页 |
·场中的平衡机制——新闻专业主义的操作准则 | 第40-41页 |
·农民工自主意识的觉醒与媒体话语诉求 | 第41-42页 |
2. 农民工新闻话语与中国社会变迁 | 第42-44页 |
·农民工新闻话语:强势力量主导下生产的“他者化”话语 | 第42-43页 |
·建构符合时代意义的农民工话语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