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 第1-9页 |
一、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提出 | 第9-13页 |
(一) 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 | 第9页 |
(二)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 第9-11页 |
1、犯罪年龄低龄化 | 第10页 |
2、犯罪成员群体化 | 第10页 |
3、犯罪类型多样化 | 第10-11页 |
4、犯罪主体辍学普遍化 | 第11页 |
5、犯罪手段成人化 | 第11页 |
(三) 思想道德教育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意义 | 第11-13页 |
二、影响未成年人犯罪的思想道德因素分析 | 第13-26页 |
(一) 社会某些不良风气对未成年犯罪的影响 | 第13-15页 |
1、部分官员“权力腐败”影响未成年人正常价值判断 | 第13-14页 |
2、“金钱万能论”使未成年人形成不正确的金钱观 | 第14-15页 |
(二) 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缺陷对未成年犯罪的影响 | 第15-17页 |
1、理想信念教育的不够,未成年人缺乏远大的理想 | 第15-16页 |
2、公民道德教育的忽略,未成年人淡化社会责任感 | 第16-17页 |
(三) 家庭思想道德教育的缺失对未成年犯罪的影响 | 第17-23页 |
1、重智育轻德育 | 第18-19页 |
2、忽视对未成年人的生命教育 | 第19-22页 |
3、淡化对未成年人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 第22-23页 |
(四) 自身道德养成的欠缺对未成年犯罪的影响 | 第23-26页 |
1、法律知识的缺乏,致使道德底线的下移 | 第24页 |
2、网络游戏的沉溺,导致暴力事件的发生 | 第24-26页 |
三、构筑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思想道德教育机制,架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平台 | 第26-41页 |
(一)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价值导向 | 第26-29页 |
(二)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体目标定位 | 第29-32页 |
(三)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 第32-37页 |
1、关注生命教育 | 第32-33页 |
2、重视公民道德教育 | 第33-35页 |
3、注重诚信教育 | 第35-36页 |
4、增强理想信念教育 | 第36-37页 |
(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方式 | 第37-41页 |
1、加强未成年人对生活世界的体悟 | 第37-38页 |
2、引导未成年人在复杂多样的价值冲突作出审慎决断 | 第38-39页 |
3、加强未成年人行为习惯的指导和训练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结束语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