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碳纤维组合加固双曲拱桥应用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双曲拱桥常见病害、裂缝及分析 | 第12-15页 |
·双曲拱桥发生较为严重的病害 | 第12页 |
·曲拱桥常发生的裂缝 | 第12-15页 |
·拱桥的径向裂缝 | 第12-13页 |
·拱圈的纵向裂缝 | 第13-14页 |
·拱肋与拱波结合面上的环向裂缝 | 第14-15页 |
·曲拱桥的常见维修加固方法 | 第15-17页 |
·双曲拱桥新维修加固方法的提出 | 第17-18页 |
·论文工程背景 | 第18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双曲拱桥的建模与分析 | 第19-35页 |
·桥梁计算分析软件概述 | 第19-23页 |
·桥梁计算软件MIDAS Civil | 第23-25页 |
·双曲拱桥的建模 | 第25-31页 |
·MIDAS/CIVIL的梁单元和板单元 | 第25-28页 |
·梁单元(Beam Element) | 第25-26页 |
·板单元(Plate Element) | 第26-28页 |
·主拱圈的模拟 | 第28-29页 |
·单元的选取 | 第29-31页 |
·计算荷载模拟 | 第31-33页 |
·自重的模拟 | 第31-32页 |
·活载的模拟 | 第32-33页 |
·施工阶段模拟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双曲拱桥结构分析中一些问题的探讨 | 第35-41页 |
·主拱圈截面换算 | 第35-39页 |
·两种截面换算的方法 | 第35-36页 |
·两种截面换算的方法的讨论 | 第36-39页 |
·拱轴系数计算中恒载计算方法的讨论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实桥加固前静载试验及内力计算 | 第41-52页 |
·珠海香洲大陂桥概况 | 第41-42页 |
·大陂桥加固前裂缝情况 | 第42-43页 |
·主拱圈裂缝情况 | 第42-43页 |
·腹孔、辅孔裂缝 | 第43页 |
·桥台裂缝 | 第43页 |
·加固前汽车静载试验 | 第43-46页 |
·试验内容 | 第43页 |
·试验方法 | 第43-45页 |
·测点的布置及观测方法 | 第45页 |
·试验主要结果及分析 | 第45-46页 |
·大陂桥内力计算 | 第46-50页 |
·主拱圈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 第46页 |
·自重的计算 | 第46-48页 |
·降温及收缩徐变内力计算 | 第48-49页 |
·活载的计算 | 第49-50页 |
·荷载组合及内力计算 | 第50页 |
·实桥承载力评价 | 第50-52页 |
第五章 钢板碳纤维组合加固大陂桥及内力计算 | 第52-67页 |
·粘钢加固 | 第52-54页 |
·粘钢法概述 | 第52页 |
·粘钢法主要的施工程序 | 第52-54页 |
·碳纤维布加固 | 第54-59页 |
·碳纤维布加固概述 | 第54-56页 |
·碳纤维加固主要的施工程序 | 第56-58页 |
·碳纤维布加固设计计算要点 | 第58-59页 |
·钢板碳纤维组合加固双曲拱桥方法的提出与应用 | 第59-62页 |
·变截面拱的受力特性 | 第59-60页 |
·钢板碳纤维组合加固双曲拱桥方法的提出 | 第60-62页 |
·应力计算 | 第62页 |
·加固后的全桥汽车静载试验 | 第62-65页 |
·试验工况 | 第62-63页 |
·测点布置及观测方法 | 第63页 |
·主要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 第63-65页 |
·静载试验效率 | 第63-64页 |
·挠度测试结果 | 第64页 |
·应变测试结果 | 第64页 |
·残余变形(应变)分析 | 第64页 |
·珠海台水平位移测试 | 第64-65页 |
·裂缝情况 | 第65页 |
·结论 | 第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有关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73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