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26页 |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12-16页 |
·电池的结构 | 第12-13页 |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3-16页 |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 第16-21页 |
·染料敏化纳晶TiO_2多孔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纳晶TiO_2薄膜电极的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柔性染料敏化纳晶TiO_2多孔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柔性染料敏化纳晶TiO_2多孔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柔性染料敏化纳晶TiO_2薄膜电极的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工作设想 | 第24-26页 |
第2章 纳晶TiO_2薄膜电极的制备 | 第26-37页 |
·TiO_2胶体的制备 | 第26-27页 |
·纳晶TiO_2薄膜电极的制备 | 第27-28页 |
·导电玻璃基底的处理 | 第27-28页 |
·电极的涂敷 | 第28页 |
·电极的高温烧结处理 | 第28页 |
·纳晶TiO_2薄膜电极的形貌结构表征 | 第28-36页 |
·晶型分析 | 第28-31页 |
·纳晶TiO_2薄膜电极的形貌 | 第31-32页 |
·表面粗糙度及染料吸附量的测量 | 第32页 |
·纳晶TiO_2多孔薄膜电池的光电性能测量 | 第32-33页 |
·最佳膜厚的选择与孔隙率的测量 | 第33-35页 |
·TiO_2胶体最佳固含量的选择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低温制备纳晶TiO_2薄膜电极 | 第37-48页 |
·水热法低温制备纳晶TiO_2薄膜电极及性能研究 | 第37-43页 |
·水热法低温制备纳晶TiO_2薄膜电极 | 第37-39页 |
·不同前驱体制备电极的光电性能研究 | 第39-43页 |
·紫外照射结合水热法低温纳晶TiO_2薄膜电极 | 第43-44页 |
·紫外照射结合水热法低温制备纳晶TiO_2薄膜电极 | 第43-44页 |
·热液法低温制备纳晶TiO_2薄膜电极 | 第44-46页 |
·热液法低温制备纳晶TiO_2薄膜电极 | 第45页 |
·热液法低温制备纳晶TiO_2薄膜电极的光电性能 | 第45-46页 |
·小结 | 第46-48页 |
第4章 热液法低温制备纳晶TiO_2薄膜电极 | 第48-67页 |
·热液法制备纳晶TiO_2薄膜电极的结构及性能 | 第48-51页 |
·钛酸四丁酯前驱体热液法制备纳晶TiO_2薄膜电极 | 第48-49页 |
·晶型分析 | 第49-50页 |
·电极的表面形貌 | 第50-51页 |
·热液法制备过程参数对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 | 第51-54页 |
·钛酸四丁酯溶液的浓度以及P25含量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51-52页 |
·浆液的搅拌时间对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 | 第52-53页 |
·热处理温度对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 | 第53-54页 |
·热处理时间对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 | 第54页 |
·不同方法处理后电极光电性能研究 | 第54-60页 |
·性能测试 | 第55页 |
·不同方法处理电极的光电性能 | 第55-57页 |
·不同热处理方法的电极的机械稳定性 | 第57-58页 |
·不同热处理方法的光强与入射光电流的关系 | 第58-60页 |
·不同pH值对热液法制备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 | 第60-65页 |
·热液法处理溶液的pH值调节 | 第60页 |
·光电性能及微结构测试与表征 | 第60-65页 |
·小结 | 第65-67页 |
第5章 柔性纳晶TiO_2薄膜电极的制备与研究 | 第67-70页 |
·柔性纳晶TiO_2薄膜电极的制备 | 第67-68页 |
·柔性纳晶TiO_2薄膜电极组装电池的光电性能 | 第68页 |
·小结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