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缩略语表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4页 |
·大麦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 第9-18页 |
·大麦再生体系 | 第9-11页 |
·遗传转化 | 第11-13页 |
·转基因植物中的标记基因 | 第13-15页 |
·外源基因在转基因后代中的整合、表达和遗传 | 第15页 |
·转基因沉默及对策 | 第15-17页 |
·转基因植物的商业化生产 | 第17-18页 |
·淀粉分支酶基因与直链淀粉的研究应用 | 第18-22页 |
·淀粉的生物合成 | 第18-19页 |
·淀粉分支酶基因 | 第19-20页 |
·基因工程改良淀粉品质 | 第20-22页 |
·直链淀粉的应用 | 第22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大麦成熟胚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24-3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4-25页 |
·材料 | 第24页 |
·方法 | 第24-25页 |
·大麦成熟胚诱导愈伤组织 | 第24-25页 |
·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与分化培养 | 第25页 |
·植株再生与移栽 | 第2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5-31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5页 |
·培养基、种子的切割方式对大麦出愈率的影响 | 第25-27页 |
·基因型与激素对大麦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第27-28页 |
·初代愈伤组织转变为两种胚性愈伤组织 | 第28-29页 |
·基因型与分化培养基中有机成分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 第29-31页 |
·讨论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淀粉分支酶基因的转化研究 | 第33-4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3-39页 |
·材料 | 第33-34页 |
·方法 | 第34-39页 |
·质粒的提取 | 第34-35页 |
·大麦受体材料的处理 | 第35页 |
·基因枪轰击转化大麦 | 第35-36页 |
·恢复培养 | 第36页 |
·抗性愈伤组织的筛选 | 第36页 |
·转化植株的获得 | 第36-37页 |
·转基因大麦植株的分子检测 | 第37-3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9-42页 |
·基因枪转化 | 第39-40页 |
·再生植株(T_0代)的PCR分子检测 | 第40-42页 |
·讨论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5页 |
附录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