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插图索引 | 第9-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课题研究的缘起 | 第12-14页 |
1.1.1 能源危机唤起人类的节能意识 | 第12-13页 |
1.1.2 建筑节能的发展历程 | 第13-14页 |
1.1.3 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 | 第14页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4-17页 |
第2章 湖南省高层公共建筑节能面临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 第17-31页 |
2.1 湖南省高层公共建筑节能的现状 | 第17-19页 |
2.1.1 地理气候特征 | 第17页 |
2.1.2 湖南省的能耗现状与面临问题 | 第17页 |
2.1.3 湖南省高层公共建筑节能建筑设计状况 | 第17-19页 |
2.2 湖南省高层公共建筑节能的保障措施 | 第19-22页 |
2.2.1 充分认识建筑节能的紧迫性 | 第19页 |
2.2.2 建筑节能需要政府的推动 | 第19-21页 |
2.2.3 建筑师的节能意识有待提高 | 第21页 |
2.2.4 积极建立良性的建筑节能市场 | 第21-22页 |
2.2.5 建筑节能需要全社会的支持 | 第22页 |
2.3 湖南省高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2.4 湖南省高层公共建筑被动式节能设计技术要点 | 第23-31页 |
2.4.1 利用太阳能 | 第24-25页 |
2.4.2 自然通风 | 第25页 |
2.4.3 利用植物调节 | 第25-26页 |
2.4.4 开发水和地热资源 | 第26-28页 |
2.4.5 节约传统能源 | 第28-31页 |
第3章 湖南省高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方法的探索 | 第31-52页 |
3.1 基于高层公共建筑节能的总体规划设计 | 第31-41页 |
3.1.1 场地的选择和开发 | 第31-32页 |
3.1.2 合理利用太阳能 | 第32-33页 |
3.1.3 利用外界气流来组织自然通风 | 第33-37页 |
3.1.4 利用现有的水和地热资源 | 第37-40页 |
3.1.5 利用植物来调节微气候 | 第40-41页 |
3.2 高层公共建筑单体节能设计 | 第41-52页 |
3.2.1 建筑体形设计 | 第41-43页 |
3.2.2 围护结构 | 第43-46页 |
3.2.3 双层(或三层)围护结构 | 第46-48页 |
3.2.4 开敞式室内空间 | 第48-49页 |
3.2.5 屋顶花园 | 第49页 |
3.2.6 室内绿化系统 | 第49-52页 |
第4章 节能材料及设备 | 第52-59页 |
4.1 隔热材料 | 第52-53页 |
4.2 蓄热材料 | 第53-54页 |
4.3 辅助机械设备 | 第54-59页 |
4.3.1 主动式太阳能利用 | 第55-56页 |
4.3.2 机械辅助式自然通风 | 第56-57页 |
4.3.3 低能耗的空调系统 | 第57-59页 |
第5章 高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实践与探索 | 第59-67页 |
5.1 长沙市城市花园 | 第59-60页 |
5.2 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 | 第60-61页 |
5.3 湖南泰古广场 | 第61页 |
5.4 中南大学铁道学院新教学楼 | 第61-64页 |
5.5 中南大学通泰小区 | 第64页 |
5.6 长沙亚大数码信息港 | 第64-67页 |
结语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