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25页 |
| 1.1 纤维阵列的基本特性 | 第8-10页 |
| 1.1.1 光学特性 | 第8页 |
| 1.1.2 电学特性 | 第8-9页 |
| 1.1.3 磁学特性 | 第9页 |
| 1.1.4 各向异性 | 第9-10页 |
| 1.2 纤维阵列的制备方法 | 第10-19页 |
| 1.2.1 VLS(气-液-固)法 | 第10页 |
| 1.2.2 拉制法 | 第10-11页 |
| 1.2.3 多孔氧化铝模板法 | 第11-12页 |
| 1.2.4 多孔硅模板法 | 第12-13页 |
| 1.2.5 多孔聚碳酸酯模板 | 第13页 |
| 1.2.6 晶面模板 | 第13-14页 |
| 1.2.7 石墨表面台阶模板法 | 第14-15页 |
| 1.2.8 反相六角液晶模板法 | 第15-16页 |
| 1.2.9 化学气相沉积法(CVD) | 第16-17页 |
| 1.2.10 二茂铁高温分解法 | 第17-18页 |
| 1.2.11 铁表面氧化还原技术 | 第18-19页 |
| 1.3 影响纤维阵列性能的因素 | 第19-21页 |
| 1.3.1 纤维阵列的成分 | 第19页 |
| 1.3.2 纤维阵列的形状尺寸参数 | 第19-20页 |
| 1.3.3 纤维阵列的晶体择优生长 | 第20-21页 |
| 1.4 铁纤维阵列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 第21-22页 |
| 1.4.1 铁纤维阵列的研究现状 | 第21页 |
| 1.4.2 铁纤维阵列的应用前景 | 第21-22页 |
| 1.5 选题目的及论文主要内容 | 第22-25页 |
| 1.5.1 选题目的 | 第22-23页 |
| 1.5.2 论文主要内容 | 第23-25页 |
| 第2章 多孔氧化铝模板电沉积法制备铁纤维阵列 | 第25-37页 |
| 2.1 实验部分 | 第26-27页 |
| 2.1.1 实验原料和仪器 | 第26页 |
| 2.1.2 铁纤维阵列的制备 | 第26-27页 |
| 2.2 测试方法与测试分析 | 第27-36页 |
| 2.2.1 测试方法 | 第27-28页 |
| 2.2.2 多孔氧化铝模板的成分和形貌 | 第28-29页 |
| 2.2.3 铁纤维阵列的成分和形貌 | 第29-33页 |
| 2.2.4 铁纤维阵列的静磁性能 | 第33-36页 |
| 2.3 小结 | 第36-37页 |
| 第3章 反相液晶电沉积法制备铁纤维阵列 | 第37-49页 |
| 3.1 实验部分 | 第38-39页 |
| 3.1.1 原料和实验仪器 | 第38页 |
| 3.1.2 样品制备 | 第38-39页 |
| 3.2 测试方法和测试分析 | 第39-48页 |
| 3.2.1 测试方法 | 第39-40页 |
| 3.2.2 “FeSO_4溶液-辛酸钠-正癸醇”三组分的织构和小角X射线衍射 | 第40-41页 |
| 3.2.3 铁纤维阵列的成分和形貌 | 第41-46页 |
| 3.2.4 铁纤维阵列的静磁性能 | 第46-48页 |
| 3.3 小结 | 第48-49页 |
| 第4章 热分解五羧基铁气相沉积法制备铁纤维 | 第49-56页 |
| 4.1 实验部分 | 第49-50页 |
| 4.1.1 原料和实验仪器 | 第49页 |
| 4.1.2 铁纤维的制备 | 第49-50页 |
| 4.2 测试方法与测试分析 | 第50-54页 |
| 4.2.1 测试方法 | 第50-51页 |
| 4.2.2 铁纤维的成分、形貌 | 第51-54页 |
| 4.2.3 铁纤维的静磁性能 | 第54页 |
| 4.3 小结 | 第54-56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60页 |
| 5.1 结论 | 第56-58页 |
| 5.2 展望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 附录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