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包钢丝感应加热控制模型的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9页 |
| ·连续挤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 第9-12页 |
| ·连续挤压技术的现状 | 第9-10页 |
| ·连续挤压技术的发展 | 第10页 |
| ·连续挤压技术的特点 | 第10-11页 |
| ·我国连续挤压技术现状 | 第11-12页 |
| ·铝包钢丝线 | 第12-15页 |
| ·铝包钢丝线应用及前景 | 第12-13页 |
| ·铝包钢丝工作原理及生产线 | 第13-14页 |
| ·铝包钢丝制造技术特点 | 第14-15页 |
| ·感应加热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第15-17页 |
| ·感应加热技术的发展 | 第15-16页 |
| ·感应加热技术的应用 | 第16-17页 |
| ·感应加热基本原理 | 第17页 |
|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任务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感应加热模型及其数值解 | 第19-27页 |
| ·感应加热模型 | 第19-23页 |
| ·集肤效应 | 第19-20页 |
| ·感应加热方式 | 第20页 |
| ·模型假设 | 第20-21页 |
| ·模型提出 | 第21页 |
| ·公式推导 | 第21-23页 |
| ·计算软件MATLAB | 第23页 |
| ·模型的数值解 | 第23-26页 |
| ·矩形模型的建立 | 第23-24页 |
| ·边界条件 | 第24-25页 |
| ·求解过程 | 第25-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感应加热温度场特性及热计算模型 | 第27-53页 |
| ·钢丝温度场的特性分析 | 第27-33页 |
| ·轴向温度分布 | 第27-30页 |
| ·径向温度分布 | 第30-31页 |
| ·温度和时间的关系 | 第31-33页 |
| ·加热功率和钢丝线速度的关系 | 第33-37页 |
| ·功率和线速度的线性关系 | 第33-36页 |
| ·求解方法的正确性 | 第36-37页 |
| ·加热功率和直径的关系 | 第37页 |
| ·加热功率和温度的关系 | 第37-39页 |
| ·加热的热计算模型 | 第39-43页 |
| ·计算模型误差的分析 | 第43-45页 |
| ·感应加热的效率 | 第45-51页 |
| ·电效率的计算 | 第45-47页 |
| ·热损耗功率的计算 | 第47-51页 |
| ·热计算模型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四章 钢丝感应加热实验 | 第53-66页 |
| ·实验的目的及意义 | 第53页 |
| ·实验路线 | 第53-54页 |
| ·实验理论准备 | 第54-56页 |
| ·红外线测温 | 第54页 |
| ·影响红外线测温的因素 | 第54-56页 |
| ·实验设备 | 第56-60页 |
| ·实验设备 | 第56-58页 |
| ·测温仪的温度标定 | 第58-59页 |
| ·固定件的设计和安装 | 第59-60页 |
| ·实验误差分析 | 第60页 |
|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 第60-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第五章 温度控制的实现 | 第66-70页 |
| ·可编程序控制器与工业触摸屏 | 第66-67页 |
| ·连续挤压机控制系统 | 第67页 |
| ·自动控制的实现和意义 | 第67-68页 |
| ·温度控制的实现 | 第68-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结论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附录 | 第75-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