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 第8-13页 |
第一节 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的概念 | 第8-9页 |
第二节 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的重要性 | 第9-13页 |
一、货币流通速度的可测性与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 | 第9-11页 |
二、IS-LM模型下中介目标的选择与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国内外学者关于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的研究 | 第13-21页 |
第一节 目前西方学者关于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的研究 | 第13-14页 |
第二节 目前我国学者有关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的研究 | 第14-18页 |
第三节 对国外内学者研究文献的总体评价 | 第18-21页 |
第三章 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的实证分析 | 第21-38页 |
第一节 货币需求函数模型的建立 | 第21-25页 |
一、传统货币需求函数及其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二、影响货币需求的新变量 | 第22-24页 |
三、货币需求函数模型的建立 | 第24-25页 |
第二节 实证分析方法的选择 | 第25-26页 |
一、局部调整模型 | 第25页 |
二、缓冲存货模型 | 第25-26页 |
三、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 | 第26页 |
第三节 实证检验分析 | 第26-38页 |
一、货币需求函数季度模型的数据及处理 | 第26-28页 |
二、货币需求模型的回归分析 | 第28-36页 |
三、结论 | 第36-38页 |
第四章 以货币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政策建议 | 第38-44页 |
第一节 中介目标适宜性减弱的原因 | 第38-41页 |
一、基础货币控制不易 | 第38-39页 |
二、货币乘数不稳定 | 第39-40页 |
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 第40-41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41-44页 |
一、M2是当前较好的中介目标 | 第41-42页 |
二、完善货币中介目标监测体系 | 第42-43页 |
三、把握滞后效应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 第43-44页 |
附录 | 第44-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第54页 |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