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依法履行税务行政程序和依法治税 | 第1-18页 |
第一节 税务行政程序的定义及基本内容 | 第9-16页 |
一、税务行政程序的定义 | 第9-10页 |
二、税务行政程序的基本内容 | 第10-16页 |
第二节 依法履行税务行政程序与依法治税的关系 | 第16-18页 |
一、依法履行税务行政程序是依法治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 第16页 |
二、依法履行税务行政程序是依法治税的关键和重要手段 | 第16-18页 |
第二章 依法履行税务行政程序的价值功能 | 第18-24页 |
第一节 规范和制约税务行政机关合理行使税务行政权 | 第18-20页 |
一、规范和制约税务行政行为,监督税务行政机关公平实施行政职权 | 第18-19页 |
二、促进税务行政机关有条不紊、顺畅快速地完成行政任务 | 第19-20页 |
第二节 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规范纳税人的纳税程序,促进税务行政民主化 | 第20-21页 |
一、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 第20页 |
二、规范纳税人的行为,并为纳税人正确行使权利提供具体化、可操作化的行为准则 | 第20-21页 |
三、扩大纳税人行使参政权的途径,促进税务行政民主化 | 第21页 |
第三节 提高税务行政效率,开辟纳税人直接参与税务行政权行使的新途径 | 第21-24页 |
一、沟通、协调税务行政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关系 | 第22页 |
二、通过权利与义务的相互转化,使税务行政机关与纳税人之间在管理与被管理的过程中取得平衡 | 第22-23页 |
三、通过对税务行政机关和纳税人行为的统一规范,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我国依法履行税务行政程序的现状分析 | 第24-31页 |
第一节 影响和制约依法履行税务行政程序的传统观念依然存在 | 第25页 |
一、传统的“人治”观念依然存在 | 第25页 |
二、依法履行税务行政程序还有待于全社会法治观念的树立 | 第25页 |
第二节 税务行政程序立法有待完善 | 第25-28页 |
一、依法履行税务行政程序的法律规定尚不完善,致使我国的税务行政程序立法不发达 | 第26页 |
二、税务行政程序立法滞后,在已有的行政程序立法中,往往重事后程序,轻事前和事中程序 | 第26-27页 |
三、税务行政程序的参与性弱,透明度低 | 第27页 |
四、责任制度不健全,缺乏对税务行政机关违反法定程序应承担责任方面的规定 | 第27-28页 |
第三节 税务行政行为缺乏有效监督 | 第28-29页 |
一、司法监督范围过窄 | 第28页 |
二、内部监督缺乏力度 | 第28-29页 |
三、社会监督渠道不畅,约束力差 | 第29页 |
第四节 税务行政执法仍需规范 | 第29-31页 |
一、不按规定向纳税人公开办事程序 | 第29页 |
二、“法外解释”、“法外立法”现象存在 | 第29-30页 |
三、不履行法定的送审、报批程序 | 第30页 |
四、“执法不严” | 第30页 |
五、“违法不究” | 第30-31页 |
第四章 促进依法履行税务行政程序的可选择对策 | 第31-38页 |
第一节 转变思想,牢固树立依法履行税务行政程序的观念 | 第31-32页 |
一、转变传统“人治”观念,树立依法履行税务行政程序观念 | 第31页 |
二、提高全民法律素质,促进依法履行税务行政程序观念的树立 | 第31-32页 |
第二节 加强立法,确立公正为主,兼顾效率的目标模式 | 第32-34页 |
一、加强和完善税务行政程序立法,指导税务行政行为 | 第32-33页 |
二、确立公正优先,兼顾效率的税务行政程序立法模式 | 第33-34页 |
第三节 深化监督制度改革,实现对税务行政行为的有效监督 | 第34-36页 |
一、扩大司法审查的范围,实现对税务行政行为的有效监督 | 第34页 |
二、强化税务机关内部监督,加大监督力度 | 第34-36页 |
三、拓宽社会监督渠道,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 第36页 |
第四节 严肃执法,营造良好的治税环境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后记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