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研究

摘要第1-8页
引言第8-10页
第一章 恶意透支概述第10-21页
 一、信用卡的概念第10-12页
  (一)银行业中的含义第10-11页
  (二)刑法中的含义第11-12页
 二、信用卡透支的分类第12-17页
  (一)善意透支与恶意透支的区分标准第12-14页
  (二)善意透支与恶意透支的具体分类第14-15页
  (三)实践中善意透支与恶意透支的认定标准第15-16页
  (四)实践中恶意透支的主要表现手段第16-17页
 三、恶意透支犯罪法律适用之演变第17-21页
  (一)1997 年《刑法》实施之前第17-19页
  (二)1997 年《刑法》实施之后第19-21页
第二章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的构成要件第21-30页
 一、主体要件第21-24页
  (一)“持卡人”是否包括“非法持卡人”第22-23页
  (二)骗领信用卡的人能否成为合法持卡人第23-24页
 二、主观方面第24-26页
  (一)认定非法占有为目的客观情形第24-25页
  (二)恶意透支明确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原因第25-26页
 三、客观方面第26-30页
  (一)超过规定的限额第26-27页
  (二)超过规定的期限第27-28页
  (三)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第28-30页
第三章 恶意透支数额的认定第30-33页
 一、恶意透支利息是否列入犯罪数额第30-31页
 二、恶意透支与其他信用卡诈骗行为数额的累计或折算第31-33页
第四章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的立法完善第33-37页
 一、单位犯罪主体问题第33-35页
  (一)可行性分析第33-34页
  (二)现行刑法下对于单位实施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处理第34-35页
 二、罪名独立问题第35-37页
  (一)境外恶意透支信用卡犯罪的立法模式第35页
  (二)国内学者设立“滥用信用卡罪”理由第35-36页
  (三)本文观点第36-37页
第五章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典型案例第37-41页
 一、案情介绍第37页
 二、争议焦点第37页
 三、本文观点第37-41页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45-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的界限--以被害人意志为视角的思索
下一篇:非法经营罪扩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