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8页 |
第一部分 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渊源和发展 | 第8-13页 |
一、第三人侵害债权的基本概念及地位 | 第8-9页 |
(一) 第三人侵害债权的界定 | 第8-9页 |
(二) 第三人侵害债权的地位 | 第9页 |
二、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渊源及背景考察 | 第9-13页 |
(一) 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渊源 | 第9-12页 |
(二) 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背景考察 | 第12-13页 |
第二部分 建立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制度价值 | 第13-20页 |
一、从法理学角度考察侵害债权的制度价值 | 第13-17页 |
(一) 建立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障碍—债权的相对性 | 第13-15页 |
(二) 从法理学角度考察侵害债权的制度价值 | 第15-17页 |
二、从理论依据上考察侵害债权制度的制度价值 | 第17-19页 |
三、从法经济学角度考察侵害债权制度的制度价值 | 第19-20页 |
第三部分 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构成要件 | 第20-27页 |
一、侵害债权的主体 | 第21-22页 |
二、第三人主观上有过错 | 第22-24页 |
三、第三人侵害债权的客观方面 | 第24-26页 |
(一) 侵权行为 | 第24-25页 |
(二) 需造成损害后果 | 第25-26页 |
(三) 债权受到侵害的损害后果与第三人的侵害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 | 第26页 |
四、第三人侵害债权的对象 | 第26-27页 |
(一) 第三人侵害债权的对象必须是合法债权 | 第26-27页 |
(二) 关于第三人侵害债权的债权范围问题 | 第27页 |
第四部分 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救济 | 第27-39页 |
一、第三人侵害债权的责任 | 第27-31页 |
(一) 第三人单独侵害债权的民事责任 | 第28-29页 |
(二) 第三人和债务人均有过错的情形下的民事责任 | 第29-31页 |
二、免责条件 | 第31-33页 |
(一) 正当竞争 | 第31-33页 |
(二) 忠告 | 第33页 |
(三) 履行职责 | 第33页 |
三、我国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立法救济 | 第33-39页 |
(一) 世界各国以及我国台湾立法都赋予以侵权法救济 | 第33-35页 |
(二) 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艰难展开 | 第35-37页 |
(三) 关于我国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立法完善 | 第37-39页 |
结束语 | 第39-40页 |
论文注释 | 第40-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页 |